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论人的主体性及其发展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以人的实践活动为视角,人的主体性是由起源于生产实践,建立在“主体——(中介)——客体”关系模式之上的单独主体性和以单独主体性为背景建立在“主体——(中介)——主体”关系模式之上的交互主体性两方面构成,它们将随着实践的发展,最终摆脱人与人的依附性,人对物的依赖性,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3.
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认为,人与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对此,应加以全面理解:一要准确定位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二要认识到人在能动改造自然的同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三要反思传统的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隐性知识因其固有特征,决定了其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就隐性知识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这一阶段的作用来看:隐性知识有助于技术创新问题的提出;隐性知识是技术创新构思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