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语文的创新教育首先在于语文教育观念的创新,应该明了其人文性特点,以人为本;其次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其创造思维;再次真正改革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导”的艺术,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学的个体性体验。  相似文献   
2.
内驱力是西方心理学著作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概括来说 ,所谓内驱力就是指学生学习中的需要、动机、目标、理想和兴趣等意向心理因素。在语文素质教育中 ,学生的个体需要应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从而具有对语文学习的明确目标和远大理想。语文教学的外在刺激固然是重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内驱力因素 ,尤其是学习兴趣。因此 ,注意对学生课内和课外的教学方式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内在意向心理的综合 ,就构成了对语文素质教育起着巨大作用的内驱力素质 ,应该引起语文教育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语文素质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驱力是西方心理学著作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概括来说,所谓内驱力就是指学生学习中的需要、动机、目标、理想和兴趣等意向心理因素。在语文素质教育中,学生的个体需要应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从而具有对语文学习的明确目标和远大理想。语文教学的外在刺激固然是重要的。但要重要的是内驱力因素,尤其是学习兴趣。因此,注意对学生课内和课外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显向尤为重要。这些内在意向心理的综合,就构成了  相似文献   
4.
图示导读不能停滞在较为零碎的板书表达上,而应朝用图示解决课文整体结构的方向努力。笔者认为,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可以从作者相结冷静的外在明晰的思路、相对热情的内隐的情感线索和内容材料组织的“象”的显示找到一种有机的全面的结构关系,有“图”标示出来,引导阅读。按照这种结构进行了图示导读,才可以使学生获得最好的知觉整体性认识,才能深入思维,得到对课文的整体的美感、获得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语文的创新教育首先在于语文教育观念的创新,应该明了其人文性特点,以人为本;其次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其创造思维;再次真正改革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导”的艺术,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学的个体性体验。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外,社会、家庭和自然界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课外语文教学环境,它有“趣”、“独”、“活”、“广”、“新”等特点,因此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文创新教育,首先在于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创新意识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个性。语文教学只有从创新教育的核心辐射开去,才可能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对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说:“我们今天高考的弊端与暴露的危机,并不在于对知识、能力的训练本身,而是我们走向了科学主义的极端,一方面知识、能力的训练陷入了烦琐哲学,一方面又忽略。排除了作为教育根本的对人的心灵、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人格与个性的教育,独立、自由精神的…  相似文献   
8.
试论美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高层次的审美的读法。因为课文是审美客体,在教学中师生对课文的把握因之是审美活动,而且是一种审美情感的共鸣活动。要达到审美情感的共鸣,应该提倡美读。美读的方法可以从提倡吟诵、加强语感和调动想象等几个主要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