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今年十月二十八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九十诞辰。叶圣陶先生原名绍钧,曾用过柳山、桂山、郢、郢山、湛陶、华秉亟等笔名。一八九四年出生于苏州市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十七岁中学毕业,因家境贫寒无力升学,遂在小学里任教,十年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当编辑。这期间,除编辑《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中学生》等刊物外,还曾应邀到中学和大学里讲过课。抗战爆发后,携家入  相似文献   
2.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之父许南英,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台湾籍爱国主义诗人,他与邱逢甲生活于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具有大致相同的经历,和一样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诗歌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与邱逢甲媲美,但由于种种原因,诗人的  相似文献   
3.
薛侃于清嘉靖二十五年作《西湖记》,是一篇文章,但自清末吴道镕起,却一直被认为是一部书,一讹而成千古谬。为此本文作了澄清,并将全文录出,以正视听。另外本文也论述了薛侃与西湖的关系,肯定他在惠州西湖的研究和建设中的功绩,突出此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烟一空”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对这句话的注释,历来颇有分歧。中学语文课本的注释是“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沈啸寰对此说持有导议,他认为是“万缕炊烟,长长地布满了天空。”(见华东师大中文系《语文教学》1957年2月号:《对中学语文课本注释的一些意见》)。于在春在《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中,则认为应是“那一派烟雾完全消散了。”以上三种说法,熟是熟非?  相似文献   
5.
关于《公输》中“吾请无攻宋矣”的解释,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我申明不去攻打宋国了。”(于在春:《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有的说是“我不攻打宋国了”(天津市塘沽区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课本古代诗文译注》)。前者把“请”解释为“申明”;后者把“请”略去了。据我所看到的训诂字书,似乎没有把“请”释为“申明”的。把“请”省略掉,则是采取了消极的回避的办法。这是个省略了兼语的兼语式句子。全句应为:吾请公输无攻宋矣。“公输”为兼语。“请”是动词,意义和现代汉语的“请、请求”相同,含有客气的成分。原文开头一句是“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这里又用“吾请无攻宋矣”(“我请公输盘不要攻打宋国了”或“我  相似文献   
6.
鲁迅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句云:“有的念‘仁远乎哉我欲斯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日狗窦大开’的,……”对于“仁远……”一句,中学语文课本注释道:“语见《论语·述而》”;而“笑人……”句,编者以为是“古书上一些难懂的话”,却恐怕未必妥当。因为它出自大家所熟知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中,意义也不算难懂。有人解释为“大意是:笑人家牙齿缺了,(那嘴象个狗洞大开着。”(见《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5期郁秉坚汇编的“引文简注”)我基本同意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