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海的一次涨潮就会将成千上万的小鱼带上沙滩的浅水洼里,随着浅水洼里的水的干涸,小鱼的生命也随之结束。这种现象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然而有这样一个执著的小男孩,将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条条捡起来,用力扔向大海。这么多的小鱼,他知道自己是捡不完的,但他尽力地捡着,扔着,这就是《浅水洼里的小鱼》中的那个小男孩。从文中小男孩的活中可以体会到,他并不是在玩着一种游戏,而是对小鱼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的尊重与珍惜。对孩子们渗透珍惜生命意识的教育无疑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以读为主,通过自由读、交流读、扩展读、对话读、情境表演读等不同形式的读和初读、细读、品读、延读等不同层次的读,培养语感,发展个性,享受审美乐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学会16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积累语言。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诗、文、歌曲、图片等资料。2《.秋日私语》录音带。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入文1.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她为我们带…  相似文献   
3.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是古代送别诗中的极品。而据此诗谱成的古曲《阳关三叠》,更是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对于古人所作的这样一首极负盛名、饱含离别深情的诗作,怎样走进十岁左右的孩子心中,让他们身临其境地体验那情、那境、那匠心独具的结构及语言魅力呢?课前我查阅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课堂上进行了多处链接拓展,为学生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走进诗境,走近作者。  相似文献   
4.
《四季的脚步》是人教版小语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新课文,是一首向学生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共四节,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来介绍景物及其特色,诗歌采用了拟人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光泽的自然美和浓厚的生活情趣美,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四季的变换。  相似文献   
5.
《四季的脚步》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人教版)的一首诗歌。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顺序,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幅幅神奇迷人、各具特色的四季美景图。语言富有童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光泽的自然美和浓厚的生活情趣,读来亲切自然,朗朗上口。在这课的教学中,应立足于“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学习、感悟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重点、难点】1.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想象,感悟画家和牧童的可贵品质,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正>对教材的“二次开发”要求教师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紧扣课程标准,依据文本特点和学情,合理整合教材资源,适度调整教学顺序,以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二次开发”教材。一、确定单元目标,提炼教学内容一个单元、一篇课文,有许多内容可以深入挖掘、优化,“二次开发”教材的首要任务是钻研教材,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每篇课文都潜藏着不同的思维训练点,因此要开启学生思维,关键是要找准文中的思维训练点,并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实施。下面仅就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教材中思维训练切入点的开掘和实施整理如下:一、点课题,培养思维的独特性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思维训练的窗口。点课题时可以这样诱思:(一)猜:如根据课题猜内容,对直接点明文章主要内容的课题如《我选我》、《明明上学》、《王冕学画》等让学生猜一猜: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可能是怎样写的?结果怎样?再如,根据插图猜内容和标…  相似文献   
9.
由于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元性,它不完全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因此教学设计就不能成为教学中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根据教学情况及时调整、补充、修正和创新,使教学设计随着教学进程而不断生成,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的预先设想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蓝图、基石、航标和载体。由于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元性,它不完全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因此,教学设计就不能成为教学中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将教学设计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根据教学情状及时调整、补充、修正、创新设计,使教学设计随着教学进程不断生成,不断完善。一、在了解学情中补充设计教例:习作“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图片”的教学设计为:观察图片,明确目标;个别介绍大家评;小组互相介绍互相评;自由习作。课前了解学情时,我发现学生们的图片选材范围非常广泛,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