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篇文章的立意和选材都要根据题目进行。教师巧妙地揭示课题,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而且能在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究竟怎样揭示课题呢?我认为:一、根据题目的构成方式,分析解题重点,找出思维线索理解题目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要弄清题目的构成方式。题目的构成方式概括起来有四种:(一)用单词作题目。例如《詹天佑》、《赵州桥》;(二)用偏正词组作题目。例如:《沙漠里的船》、《我的战友邱少云》;(三)用联合词组作题目。例如:《东郭先生和狼》、《蛇与庄稼》;(四)用短语作题  相似文献   
2.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篇文章的立意和选材都要根据题目进行.教师巧妙地揭示课题,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掌握课文的内容,而且能在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认识水平是不可能写好文章的,而比较又是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应从三个方面努力。一、运用写作知识的迁移,教给比较方法加强阅读教学,运用写作知识的迁移,能使学生学到比较方法。《桂林山水》是一篇典型的写景课文。第二段的开头写着:“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作者将漓江与大海、西湖作比较,突出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征。第三段的开头又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