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各国文化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易经》心理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易经》心理思想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尚关注不够。通过对《易经》中“心”、“思”范畴的探讨,了解其中心理思想的概貌。并通过对《观》卦爻辞的分析,较为深入地认识《易经》在认知过程、思维层次在中国心理思想发展史上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先秦诸子所产生的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敦颐作为理学开山,虽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但其主导观念则是儒家学说.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学术著作中,同样也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上.那种认为他思想为儒,生活为道,或谓其生活非一圣贤型儒者之生活的说法是偏颇的.应还原他儒学宗师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3.
深入探讨张锡纯的医哲观对当前研究中医哲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张氏对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的关系、中医哲学的气化学说与神明学说的论述,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医学理论就是中医哲学,中医哲学不仅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其精华所在。气化学说和神明学说是中医哲学的基础理论中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象数易学素称难治,因象数学派在解<易>之时,往往涉及到天文、历法、音律、伦理、哲学、医学、占测等内容,致使象数易学体系十分庞杂,也造成人们对它的认识难度大大增加.久而久之,象数之学成为神秘之学的代名词,遭到不公正的待遇,这种认识的误区带来了研究的缺陷与薄弱.  相似文献   
5.
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虽有其不足,但蕴涵着深刻的批判精神和积极的建构意识,即对人治观念的深刻批判、对法律至上的热烈推崇、对政治腐败的强烈忧患和对政治改革的积极倡导等可资当代借鉴的资源。  相似文献   
6.
葛洪虽以道教外丹学名世,但其内丹养生学也在道教发展史上居有承先启后的地位。惜乎过去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葛洪道教内丹学形成的由来及其成因,对其内丹功法诸如宝精、行气、导引等内容一一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7.
秀峰禅师在阳明山苦修悟道,三年间全靠食“苦菜”度日,而精神矍铄。但此苦菜究为何物至今未有人破解。文章研究了大量文献,经过去伪存真,反复斟酌,仔细论证,确认该苦菜即是茶。从而也证明禅与茶之间的关系的确密切,“禅茶一味”并非虚语。  相似文献   
8.
陈居渊先生研究焦循学术思想已20多年,其青年时代即受到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亲传弟子沈延国先生的教诲,后又得到复旦大学朱维铮教授、章培恒教授、潘富思教授等著名学者的传授与指导,加上居渊先生天资聪慧,刻苦勤奋,埋首耕耘,因此其对焦循的易学以及其整个儒学思想具有深刻独到的理解与领悟。焦循之学素称难治,然而当我们仔细展读陈氏所著《焦循阮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一书,即可相当清楚明白地认识焦循学术思想的全貌,真正体会到焦循作为开启经学和诸子学新局面的领军人物,其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正如作者所指…  相似文献   
9.
医易学是易学的重要分支,其至明代达到了极盛的阶段。称之为极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医易同源说的确立,显示了明代医家在易学与医学两个领域不仅都具有深湛的研究,并能够将两者在深层次上加以结合。与金元易学相比较,明医在不少命题上都加以深化与拓展。另外,宋代易学象数派与易理派都给予明医以深刻的影响,这也是明代医易学达到极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道家与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发展之间的关系,值得认真探讨和深入挖掘。从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相互比较来看,道家与现代科学家在整体观即世界的统一性与互补性和直觉思维即如何激发创造力和想像力这两个方面更具有可比性与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