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求解一些数学题目时,若不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往往容易造成错解。下面试举几例说明之。 例1.双曲线上的一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为5,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8; B.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抡 C.P到左焦点的距离不确定3 D 这样的点P不存在 错解:设双曲线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则由双曲线的定义,=-5(舍去)故选B 分析:错解忽视了双曲线定义中“点P到两焦点F1、F2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的限制条件:这个常数不仅必须满足小于|F1F2|,还要同时满足 |PF1|+|PF2|≥|…  相似文献   
2.
我们熟知,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须具备三个条件:(1)各项必须是正数;(2)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是定值;(3)各项必须相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和(积)为定值。如何凄出定值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配凑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