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提高数学学习成效的同时,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到教育改革的各个领域,广大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数学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心情愉悦地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能更好地解决困扰学生学习的心理问题,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许多积极心理培养的素材、时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培育学生的自信心、好胜心等积极心理因素,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