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各国文化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四月,韩陈其教授来舍,出其近著《中国语言论》清样一巨帙,谓书将由海峡彼岸出版,愿得一言以为喤引,甚恳款。余寻览一周,极叹其笃实勤劬,学不厌,教不倦,全身心献身学术研究,洵难能哉! 在世界学术名著中,有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和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二书,双峰并峙,为世瞩目。韩君所著《中国语言论》,语务求实,义必崭新,立足本国,放眼域外,读之左右逢源,亦语坛之奇书也。兹将各“论”之要点绍介于后,共商榷之。  相似文献   
2.
《老子》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王弼注:“唯阿美恶,相去何若?”美恶为对待词,文义易明,而唯阿之说有歧解。帛书甲本,阿作诃,乙本作呵,似作呵责解。后刘师培校释《老子》亦云:“阿,当作诃。《说文》:‘诃,大言而怒也。,《广雅·释诂》:‘诃,怒也。’诃,俗  相似文献   
3.
古代汉语,是一门综合性的语言文字学课程,传统的说法叫做“小学”,其范围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各自成为专门的学科。至清代末叶,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接受西洋学说,认为“小学”的名称不够确切,撰文主张改称为“中国语言文字学”,后来大家同意这一意见。顾名思义,中国语言文字学既要讲文字、音韵、训诂,还要讲词汇学、语法学、语源学、修辞学等有关专门课程,这样才能全面应用而不偏废。讲授古代汉语课,要求做到全面掌握古代汉语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借助文史工具书能顺利阅读一般古籍而无扞格,这就  相似文献   
4.
地方志是地方百科全书,在我国汉魏时代,已见专书。降及明清,名志迭出,汇为大观。据统计,我国现存1949年以前编纂的各种地方志就有8000多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旧方志反映了不同  相似文献   
5.
盐城徐逾之君,名超,执教山东大学,为余同门畏友殷石臞(孟伦)先生及著名语言学家殷孟非(焕先)先生之高弟,勤治语言文字学.虽一度任中文系副主任之职,非其好也.犹记1981年5月,余初识逾之君,为其研究生毕业论文评审人及答辩委员会委员.论文题为《声训简论》,学有专长,成绩突出.答辩委员会一致以为薪传有人,(?)为大器;而逾之亦奋勉有加,时时有新作问世也.  相似文献   
6.
余读屈子《离骚》,至“命灵氛为余占之”一节,有疑焉。文有衍夺,辞理不顺,一也;句不偈对,意有舛谬,二也。求之前贤,亦多未解。欲释此疑,须会通全文,全面解决叶韵问题,校勘问题,“曰”字问题,还有错简问题。兹先录这一节的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7.
余读《荀子·大略》:“友者,所以相有(保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湿。夫类之相从也如此之著也,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其言交友之道,何其剀切也!余与郑异之先生定交在70年代初,年若道似,欣合  相似文献   
8.
《李氏音鉴音系研究》述评徐复近代汉语语音的研究,因其与普通话语音发展历史的研究密切相关,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在这个领域里出版的专门著作还不多见,目前看到的主要有杨耐思、李新魁、宁忌浮王位先生各自所作的有关《中原音韵》的研究专著,和邵荣芬先生的有...  相似文献   
9.
(据徐复先生2006年2月18日病榻前口授成文。现谨以此文,纪念徐复先生。宙浩附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还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昭明文选卷第三十)今四库本《陶渊明集》卷三《饮酒二十首》中列为第五  相似文献   
10.
南京大学李开教授治学求实,思维邃密,余于其近著《戴震语文学研究》一书中见之.戴氏为清代朴学大师,乾嘉学派开山祖,又为博闻强记、著作多门的通儒.其哲学思想,为人羡称;其天文、数学、历史、地理考证,富有新解;其经、史、小学、名物、训诂诸作,尤多重要贡献.总其成就之大,享誉之盛,当时无出其右者.李开教授沉潜戴学,得其奥旨,先为《戴震评传》,获有佳评,继此而作《语文学研究》,显其身手.余循览其书,分为注释学、文字学、音韵学三类,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其述作经过,作者在《自序》中言之详矣.章太炎先生撰《清儒》一文,于戴学尤极推崇,概括为“综形名,任裁断” 六字,余阅李君此书而益信.戴氏分古韵为二十五部,自成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