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白寿彝先生在他的《〈史记〉新证》中,就《诗经》的评价问题提出了一个颇耐人深思的看法。他说:现在文学家讲《诗经》,一般认为《国风》最好,价值最高,雅、颂要不得,是庙堂文学。从历史家的角度来看,则恰恰相反,雅、颂最有历史价值。《国风》多是讲男女爱情的故事,历史价值不及雅、颂,而且记载也没有雅、颂具体。我们讲的雅、颂就是《大雅》、《周颂》。……雅、颂是史诗,它的价值不能小看,有很多有关周代社会的生产关系、劳动情况等重要记载,在别处找不到的,在《周颂》里却有一些。把《大雅》的诗歌按歌咏对象的时代排列一下,就成了一部西周兴衰史。  相似文献   
2.
一代文学的画廊——浅论《六十种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在南戏的基础上吸收元杂剧的成果发展起来的传奇,取代了北杂剧的地位。剧本创作盛况空前,“名人才子,踵《琵琶》、《拜月》之武,竞以传奇呜,曲海词山,于今为烈”(明沈廷鸣《度曲须知》);在舞台艺术实践方面,也进入了一个兴旺  相似文献   
3.
《订鬼》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公元27年—约100年)反对鬼神迷信,宣传无神论思想的一篇重要论文,列为《论衡》第六十五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只是该文的第一段。这段文字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即“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这里特别要注意“思念存想之所致”这几个字。什么叫“思念存想”?它指的是想不开、入了迷形成了的某种观念,有点近乎“心中有鬼”的意思。所谓“致”,作导致、造成讲。这几个字是全文的论证中心。“致之何由”以下摆出理由,从疾病、忧惧、见鬼三者因果关系的简单推论中,说明了“鬼”来源于病态的心理活动,对中心论点作了初步论证。最后以“何以效之”承上启下,转入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4.
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学艺术遗产,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说:“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  相似文献   
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三年了。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重温毛主席的这篇文献,对于我们进一步改造世界观,进一步搞好文化遗产研究领域里的革命,为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在《讲话》中,毛主席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毛主席还指出,要作到这些就必须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  相似文献   
6.
成人高考,现己进入考前总复习阶段,成人高考较之于其它考试,独具特点。其应试者,多属生产土作第一线的在职从业人员,他们的复习时间很有限。为此,本刊特首次邀请部分长期从事成人高考评卷指导工作的专家撰写了一组复习文章,供考生朋友复习迎考时参考。其用心只有一个:祝愿考生朋友考好!  相似文献   
7.
曹操(公元一五五年——二二○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是东汉末和三国时期的法家杰出人物。 东汉末期,由于反动的封建统治者顽固推行儒家路线,大地主豪强势力恶性膨胀。他们拼命鼓吹“名节”,结党营私,在社会上形成许多分裂割据的山头;大搞“亲亲”,山外戚宦官轮流专权,造成了中央政权名存实亡。为了争权,豪强势力混战不休,人民惨遭蹂躏,真是政治黑暗到了极点。压迫越深,反抗越烈。公元一八四年的黄巾大起义终于爆发了。这  相似文献   
8.
《汉书·贾谊传》,是值得一读的文章。 “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贾生》的诗: 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所论多感概,自信肯依违? 死者如可作,今人谁与归?应须蹈东海,不若涕沾衣! 这首诗开篇就肯定贾谊是一个明辨是非的洛阳少年,指出他对时代敏感,不肯随波逐流、依违两可。然后讲古人有两种:一种如鲁仲连,高蹈东海,逃避现实斗争;一种如贾谊,不忘议政,关切国事,为之流涕沾衣。应该效法哪种古人?王安石断然地回答说:不能  相似文献   
9.
“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意思是计自当黑,可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如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虽如此,却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理解读者,更相信读者,所以特意设下空白,让读者去思考,去补充发挥,让读者和自己共同完成作品美学价值的创造。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演义?演义与小说有什么关系?在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中,这个看似已经明确的问题,近年以来,因历史知识普及读物(如《五千年演义》之类)冠以“演义”之名而走俏,它开始被一些人怀疑了。一篇题名为《“历史演义”与“历史小说”——从<五千年演义>的畅销谈起》的文章认为: 历史演义被划归小说之列,不知始于何时。至于按时下流行的观念,它已经成为某种小说的代名词——包括近年出版的《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均作如是观。其实这种观念未必准确,也未必符合“演义”二字的初衷。……从元人平话的崇尚夸张,到罗贯中的“七分实事”;从章学诚的否定“虚实错杂”,到蔡东藩的“无一事无来历”;古代演义中虚实关系争论和发展的趋势,大致是小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