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宏臻 《江苏教育》2007,(20):34-34
一位老师在教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时,采取了如下的教学步骤,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教学中,笔者在听课时经常发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初步获得算法后,许多教师往往习惯于迅速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多种算法来优化算法,进而引领学生快速向着最简洁的一般算法“进军”,以便让学生立即用一般算法进行较多的计算练习,从而练就相应的计算技能。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本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新课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体验,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首先,我出示一道填空题:( )×( )=( )×( )=( )×( )……=1,并说:“你们任意报一个数,我都能找到它和哪个数相乘的积是1。不信,试一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分别报出自然数、分数、小数,我对答如流,并板书,还让学生乘一乘,验证一下。学生感到很新奇。这时。我故意引逗学生,说:“谁能难住我?”一个学生问:“1乘以多少等于1”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进行"可能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随机活动经验,增强随机活动体验,初步建立随机观念,改善思维方式。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比较重视实验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多次实验(如摸球等)体会随机性,但对实验数据缺少必要的分析,未能借助及时的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可能性"的深刻内涵。有的教师缺乏本体知识,或不敢分析,或不会分析,或胡乱分析;有的教师只作简单、笼统、肤浅的分析……致使学生的认识停留在表层,未触及本质,"可能性"的教育意义被大打折扣为此,笔者建议:重视数据分析,培养随机观念。  相似文献   
6.
课标修订稿(以下简称“课标”)把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核心概念之一重又提了出来,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在计算器已经普及的今天,笔算教学应特别关注什么呢?现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一、关注自主探究课标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重视让学生经历"再探究"的过程,课堂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综观一些探究活动,存在着蜻蜓点水式的现象,探究的不充分、不深入、不扎实是不争的事实,其突出表现为:或只让学生做"操作工",未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只让学生得到知识的表面,未让其触及知识的内核;或只引领学生"探"知识,未引领学  相似文献   
8.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新增的一个教学内容,对许多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老师们常在课后抱怨:这个方法我已经教过了,为什么学生在解题时就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呢?笔者认为,体验是生长策略意识的"根",抓住了体验就抓住了策略教学的"魂"。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相似文献   
9.
教材中的主题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编者经过反复斟酌、精心挑选才确定的,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同时,主题图也拉近了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体验数学,进而亲近数学。在教学中,教师本该重视主题图的"原型启发"和"根基"作用,但笔者发现,  相似文献   
10.
哪个涨得快     
今天是星期六,因为昨晚睡得太晚,所以今早我比往常晚了很多才起床。哪知道,我起床一看,早饭还没做呢!爸爸看着空空的桌子,无耐地对我说:“走,咱们出去吃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