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对于大部分中职生来说,职校生活的这三年,将是他们人生中正式在校学习的最后时光。如何才能让职校毕业生顺利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并且为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能够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我们认为,职校的办学目标应由原来的专业型技术人才培养,逐渐向全能型人才即"通才"型技术工人培养转变,通过在校有限知识的教授,让学生掌握获取无限知识的方法,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2.
专业课教师的培养是专业建设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课教师的途径,一是选拔成长全面、技能过硬的骨干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二是通过个体支持,促进教师群体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三是举办技能比武,为专业课教师搭建展示自我与互相交流的平台;四是以评促教,充分发挥评价后反馈的激励作用;五是大胆培养新人;六是使专业课教师与专业技师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学、专业技能提高与专业化成长的共赢。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过程是职高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特定过程,工学结合模式下工学交替中学生专业实习过程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课题组首先通过调查和访谈,分析概括实习过程中影响职高生社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其次科学定位职高生专业实习中的社会化目标,对实习过程进行量化绩效考核;再次探讨了专业实习过程中有针对性推进职高生社会化进程的主要途径,使他们在毕业后就能较快地适应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最后通过跟踪调查和总结,得出三点结论。  相似文献   
4.
徐宗敏 《农村教育》2000,(12):55-55
职中物理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的物理,是学生学好有关专业课的基础。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配合专业课呢?  相似文献   
5.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目标是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达到用人企业的要求。以我校电子类专业的建设为例,指出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下,专业建设应拓展该专业建设发展的口径,改变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加强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产学合作,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师资队伍,并立足专业建设的需求来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以做到校企携手,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6.
社会化是职高生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特定过程。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工学交替的专业实习过程也是促进职高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首先要科学定位职高生专业实习的社会化目标,其次要通过调查和访谈,概括分析实习过程中影响职高生社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提出工学结合模式下有针对性地加强职高生实习、推进其社会化进程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使职高生在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社会,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劳动者。  相似文献   
7.
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现代化实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初步探讨了中等职校电子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思路流程及制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最根本的是要做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在霍桑工厂的实验分析认为,影响职工生产积极性的最根本因素是人的心理,要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注重人的心理因素,注重人际关系的协调。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管理者应从“霍桑效应”中得到启发,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新理念,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通过科学评价,努力创造和维系有效的激励体系,在教师间形成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以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实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重要环节。本文初步探讨了中等职校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理论基础、基本流程及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专业课堂教学上运用"专题研究模式"的方法,最后通过教学效果的分析,对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课堂上的运用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