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工作都是由手段和目的两个方面组成的。没有明确目的的手段只能是盲目的,手段必须为目的服务,所以在活动进行中必须加强目的的管理机制,使手段在目的机制的约束下、引导下准确,迅速地达到实现目的的任务。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工作也是如此,岗位培训是手段,人事使用是目的。所以在小学校长岗位培训中,必须加强人事管理机制,使岗位培训工作在人事管理机制制约、引导下准确迅速地实现为人事使用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我是安岳县人。1920年赴成都读书,后进入省一女师。1922年6月,成都各大中学学生为争取经费独立,在四川学联领导下,举行游行请愿。游行队伍手执小旗在我们女师校门前高呼:“女师学生组织起来,争取男女平等,争取教育经费  相似文献   
3.
五四文学革命新诗运动中的蜀籍作家团队,是一支敢为天下先、冲锋陷阵的文化生力军。康白情是蜀籍作家中最早投入五四新诗运动、并进行创作的实践者。吴芳吉是五四新诗运动中的“独行侠”,其代表作《婉容词》充满爱国激情,深刻反映现实生活,是五四文学革命中的最强音之一。郭沫若是浪漫主义流派的创始人、中国新诗的奠基者,其诗集《女神》以它全新的精神和形式使五四时期的白话诗取得了强力的突破,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总之,从白话诗的开创到中国新诗的奠基,蜀籍作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关于悲剧结局,前人多有论述。最早的要算亚里土多德他在《诗学》中指出,悲剧“完美的布局应有单一的结局,而不是如某些人所主张的,应有双重的结局,其中的转变不应由逆境转入顺境,而应相反,由顺境转入逆境,”他认为那些把悲剧人物由逆境转入顺境的布局方法只是“由于观众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社科院张大明研究员和中国联潘光武编审合写的《阳翰笙评传》,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科学、全面评述阳翰笙生平创作的专,填补了阳翰笙研究的空白,是现代学研究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6.
一大批具有崭新风貌的青年女作家的崛起,给80年代的台湾文坛带来了生气。享誉海峡两岸的美籍台湾女作家陈若曦近期指出:台湾女作家阵容强,已经超出“半边天”。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介绍新编《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时也说,在台湾“首先把流浪异国写成风气的女作家,甚至生态文章和报告文学,也是女作家来支援。更有些敏锐的女性,在编辑、书评、采访、翻译也表现出众。散文的盛行于台湾,是由许多女作家撑场面,实在是台湾文坛的一大盛景。”台湾女作家的崛起,自有其经济、文化发展等诸多原因,一些港台文学研究者已有专题论述。这里专对新崛起的女作家群作一粗略的鸟瞰。  相似文献   
7.
说明:为了使读者对阳翰笙在抗战时期(特别是重庆时期)的活动有更系统更具体的了解,我辑录了这个《纪实》。辑录的主要根据是:阳翰笙本人写的《阳翰笙日记选》及其有关答问录和张大明编的《阳翰笙年表》,并参阅《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大事记》、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战士阳翰笙同志辞世后,党内外不少人撰文缅怀他70年革命征程中的丰功伟绩,特别盛赞他对文化、文艺界统战工作的杰出贡献。正如新华社悼唁中称:“中国新文化的先驱者之一和文艺界卓越的领导人阳翰笙同志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文坛革命老前辈阳翰笙同志从事文艺工作已经整整六十年了,六十年来,他呕心沥血,笃诚奉献:在为人上,书写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历史;在为文上,谱写了一曲勇敢的开拓者之歌.正如贺敬之同志所说:“在今天回顾,研究、学习阳翰笙同志和以鲁迅为首的其它卓越的先辈们的历史贡献和历史经验,是提高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水平和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翰老的人生道路和创作活动,给我们的启迪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就学习中所受教益,谈  相似文献   
10.
沫若和阳翰笙为川籍重要剧作家。论文选取二人于抗战时分别创作的“战国史剧”代表作《屈原》,和“天国史剧”代表作《天国春秋》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人的创作意图、创作方法、历史观、创作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