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近年来,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暴露,但应试教育的现念依然根深蒂固,有些学校和部分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课程不过是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刮起的一阵风,风过后,一切又复归平静。于是唱着素质教育的歌,干着应试教育的事,这显然是一种短视行为。在我国,研究性学习课程显然是在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但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并非在这股改革热潮中新近产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指的是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以课题研究或者项目设计为载体,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门课程。对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人们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通常认为它应当包括: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广大一线教师为达成三维的教学目标,越来越注重情境教学,可谓渐入佳境,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成效.同时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为吸引学生制造噱头,过于“情境化”或偏离教学目标的情景.为矫正不良倾向,笔者特提出以下两点思考以期与大家共勉. 一、情境预设应去冗繁追求简约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凡做一件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获最大的效果.”教学实践中,常见一些老师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手段,课堂大容量,情境素材一帧接一帧,问题如连炮珠一个接一个,教师的教学设计可谓煞费苦心.一开始学生还有耐心,整堂课下来,绝大多数学生往往晕头转向,筋疲力尽,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