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二十八人造地球卫星海东①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号,那仅是一个能发出简单的“滴答”声的电子球体;紧随其后,美国发射了自己的卫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号升上了天空。到今天,已有数千颗不同用途、形状各异的卫星绕地球旋转,以至于轨道空间都显得有些拥挤了。②现在所发射的卫星多为应用卫星,包括侦察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地球  相似文献   
2.
3.
二十八人造地球卫星海东①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号,那仅是一个能发出简单的“滴答”声的电子球体;紧随其后,美国发射了自己的卫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号升上了天空。到今天,已有数千颗不同用途、形状各异的卫星绕地球旋转,以至于轨道空间都显得有些拥  相似文献   
4.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新课程的开发”,的确如此。在课程与学生中间,教师充当重要的桥梁。新理念的贯彻落实、文本的使用与开发、课堂教学的优化等都系于一身,教师对此的所有思考成果,都将借助备课体现出来。下面,我想从四个层面谈谈对新课标下语文备课的一些肤浅认识。一、立足对话,独立理解新的教材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我们总是受制于两样东西:一是课文前面的训练重点,它是我们备课时定位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必须在一两个教时内落实,否则,就有对教材没有吃透的指责。所以老师只能一心一意教教材,很少敢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二是教参上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