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
科学探究离不开有结构的材料.目前,筹集材料已是科学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任务,但大多数教师往往只关注材料的"数量",即使一些拥有省标实验室的小学教师也大多满足于将实验盒摆放在实验桌上.往往忽略了对材料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其实,"课前如何组合包装"、"课中如何呈现、处置"材料等一些细节性问题,或许就是影响课堂成效的关键.从粗放式向重细节演变.既是我们对包括材料管理在内的课堂教学管理研究深度的体现,又是科学课转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学校自身文化建设的积淀,分析了小学生社团构建背景,确立了基于学校文化建设视角下的小学生社团构建的目标体系,对小学生社团的培植、管理、运作等提出了有效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下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共有7课,是以凤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教材选用凤仙花作为观察对象,是因为它是一种常见的生命力很强的植物,在全国具有普适性,容易栽  相似文献   
5.
学会做观察、实验记录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于是否提倡个性化的记录方式,我的观点是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首先,就科学探究中观察、实验的目的与任务而言,往往是为了获取事实和数据,用科学事实和科学数据证实自己的预测。因此,观察实验开始之前就有必要让学生明确如何进行观察记录.而且在观察记录过程中也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即在思考中观察与记录、在观察记录中思考。其间,教师应视学生的实际能力状况与观察、实验的具体需要,展开具体的记录指导,如学习用文字、数据、  相似文献   
6.
学生自行探究自然奥秘 ,是自然课的灵魂 ,它是教师指导的重点所在。本文以义教第八册自然教材为例 ,谈谈教学实践体会。1 巧备“有结构性的材料”  自然事物既有多样性又有规律性。如植物的花 ,有完全花与不完全花之分 ,同属完全花的油菜花与桃花各部分特点也不尽相同 ;还有植物的种子、昆虫、两栖动物等无不如此。这就需要有结构的材料组 ,供学生观察、实验 ,才可达到预期目标。由于地域、季节、自然资源、学校条件的差别 ,往往满足不了实际教学所需 ,教师还得靠自己动脑在“巧”字上下功夫 ,去精心准备一组组结构充分的、可供儿童自行…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要搭建平台让学生说.所谓适性就是要顺应学生的天性、启迪学生的灵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性,重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说话训练和培养,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8.
徐明荣 《科学课》2009,(6):58-58
探究“植物茎的作用”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一项主要探究活动。教材通过两个学生的“科学记录单”直接给出了探究的问题,呈现了学生对植物茎的作用的初始想法。在想办法证明水是怎样被运输的时候,教材也提示学生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做一做”,以引领学生通过设计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相似文献   
9.
一、2000年2月1日国家主席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就是说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尤其是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要积极搭建学生说话的平台,从而顺应学生天l生、启迪学生灵性、发展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性。因此,重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说话训练和培养,值得每位教师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