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005年4月19日19时,“物理照耀世界”光束准时传递到上海崇明,开始了为期2小时的“中国时间”,光束传遍全国33个城市,邮件的附件中有十道适合中学生研究的研究性课题,供全球中学生参考,其目的在于唤醒公众的物理意识,同时寻找一颗与爱因斯坦同样智慧的年轻的心,人类期待着“爱因斯坦奇迹”百年之后,爱因斯坦能被超越,物理文明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电磁感应现象中存在着运动关系和能量转化关系,是联系力学和电学的纽带,在高考试题中常常出现综合题,通常涉及运动过程分析、稳态速度计算、能量转化计算、电路分析计算等。本文拟从电量关系的运用例谈电磁感应相关综合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电磁感应现象中存在着运动关系和能量转化关系,是联系力学和电学的纽带,在高考试题中常常出现综合题,通常涉及运动过程分析、稳  相似文献   
4.
气体隔离物的移动问题,是热学与力学综合题型之一,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科学思维方法。一、判断两容器间液柱的移动方向常用假设法和极限法。例1 如图1,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竖直放置的玻璃  相似文献   
5.
徐正黄 《物理教师》2001,22(6):17-19
物理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三个要素:学生、教材、教师.其中,学生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出发点、是基础.人教社出版的高中物理新教材体现了以现阶段高中学生认知结构的状况为出发点,体现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体现了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完善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需要把握好这些特点,才能更好地用好新教材,充分发挥她的教育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物理课堂既要重视科学探究,又要重视人文滋养,这个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本文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以带领学生体验探究的思路教,以带领学生触摸人文的情怀学,师生共同经历物理学史上“关键”的历程,使学生受到一次次科学和人文的洗礼,进而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达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一、高考对电场知识点的考查分析1.考查分析通过对近年高考试题分析可以看出有关的选择、填空题主要围绕平行板电容器、库仑定律、静电平衡、电势、电势能、电场强度、电场力做功进行命题 .复习中应注意 :把握E、U这两个基本物理量 ,尤其是E和U之间的关系 ;典型电场的分析 ;电场力做功的过程分析 ;电场力做功与其他能量的转化 ;以平行板电容器为载体的C、E、U、Q、W的变化规律 .同时要注意的是 ,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平衡已列为选学内容 ,可以仅作介绍 .计算题则以电场力为载体考查运动中的物理特性 ,如平衡问题 ,加速问题 ,偏转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概念描述、规律推证、符号运算、图象分析等几个方面,阐明运用数学知识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徐正黄 《物理教师》2011,(12):47-49
新课程改革试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笔者学习并实践了3种新课型,本文谈谈对这些物理课堂的认识.实践中发现,有些课堂虽然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但没有把重点放在思维体验上,课堂的物理味不浓.本文认为问题情境、物理实验、探究活动、思维提升是一堂物理好课的4个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