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体育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2.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差距较大,学校体育中的不少问题未能解决,给体育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体育课上学生的体力和技能得不到完全发挥或超水平发挥,使某些学生的心情受到压抑,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以同一教学内容、同一考核标准考核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悬殊的学生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也不能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将力量、速度、速度耐力三方面身体素质较好的分在一组教学。较差的分在…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及可比性原则等研究方法,通过对2010年江苏省苏北地区高职生身体素质的测试,结合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数据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发现:调查对象身体素质总体水平低于2005年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不同年级学生耐力素质随着年级的增长呈下降趋势;速度和爆发力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有所提高,而女生则无明显变化。分析影响高职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多种因素,有助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苏北地区高职院校非体育专业高职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及人数都较少,锻炼形式以自由活动为主。据此分析了影响高职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和功能等问题。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来提高其体育文化素养;实行体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健身指导和制度完善改善身体素质;组建院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机构;构建有层次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北地区高职院在校非体育专业高职生课外体育锻炼坚持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少、时间短和人数少;多数学生未能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导致他们体育锻炼坚持性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实施于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广大青少年学生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精力充沛,他们需要更多的活动锻炼,来愉悦心情,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让学生每天下午坚持参加一节体育活动课,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形态得到加强,精力充沛,为智力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对江苏省苏北地区高职院在校非体育专业高职生课外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全面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频度低、时间短和人数少。分析了这一现状,提出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视角为切入点转变高职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问题,构建体育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合的一体化模式,营造体育氛围,实现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大学体育课程实施"2+2"项目设置,必须打破原有班级、系别的界限,按学生的兴趣组班.这种课程设置方式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专项特长,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