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人们早已发现,中国西欧封建社会的起止时间极不相同,封建社会的发展状况也大不一样。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前期,中国就最早跨入封建社会,而西欧在公元后五世纪后期才促成奴隶制社会的崩溃。但是,曾领先于西欧千年左右的中国,到了近代反而比西欧落后了上百年。为什么双方在时间上相差得如此悬殊?为什么西欧的封建社会远不及中国的进步?为什么近代中国反而备受西方列强的欺凌?这些一直是当今人们经常思索的重大问题。究其原因,我  相似文献   
2.
重新认识“义利之辩” ,首先必须尊重“义”和“利”的本来意义 ,并且必须根据文字学的知识从辨析“义”和“利”的本义入手 ,而不应当急于将“义”和“利”当作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并直接在伦理道德领域展开所谓“义利之辩”。今天伦理学的许多词汇 ,如伦、理、道、德以及义和利等 ,当初并非就一定含有伦理或道德上的解释。甲金文字“义”和“利”的本来意义或最初含义是“杀羊”、“己之威仪”和“以刀断禾”或“用‘刀’犁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