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表演的场所,为了进行印象管理与控制,我们在这个舞台上呈现理想化自我、展示精致化生活同时结交好友,形成了一种“美图的堆砌”。本文从景观社会批判理论视角下切入,分析景观造就的自我分离、社会关系的分离以及非劳动时间的分离,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微信朋友圈美图的呈现情况以及该前台区域形成的伪真实、伪关系和伪意识。在景观社会下,一切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制造景观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操纵人们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徐秋燕 《知识窗》2011,(6X):58-58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倡导幼儿自主发展的理念中,把教师的发展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这种观念转化为行动,必须通过实践,而师幼互动则是最好的实践行为。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探索性课程,其中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通过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体验,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发展综合能力,它以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以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特征。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应如何进行评价呢?为  相似文献   
4.
最近阶段网络上常常会出现“XX幼儿园的老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害幼儿……”类似的消息,一度让幼儿同老师背上舆论的压力,这也让我们深思,到底师幼之间发生了多大的矛盾,为何两者之间的关系会恶化,酿成这样的结果?在师幼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搭建一个什么样的桥梁来平衡,教师需要如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与同是幼儿同主体的幼儿之间交往和谐、统一,并且各自得到发展呢?本文中笔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