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知识的保持,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记忆的中心环节。保持对于掌握知识和经验是不可或缺的。 心理学认为,保持是对输入的信息积极进行加工,整理和掌握的过程,记忆保持内容的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遗  相似文献   
2.
教研工作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学术研究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除要求教研员具备对教研工作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较高的素质外,还必须掌握有关教研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本文拟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搞教研工作,首先要明确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既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端正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教研工作的根本目的,充分认识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要紧密围绕“学校培养的人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当前与未来的  相似文献   
3.
石钟山位于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的东岸,它是由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组成的。位于城南的叫上钟山;位于城北、滨临鄱阳湖出口处的叫下钟山,面积约零点二平方公里。 石钟山以“钟”命名,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北魏郦道元认为该山滨临深潭,当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头相互撞击,发出的声音就象大钟一样。唐代李渤寻访石钟山时,“扣而聆之”,他认为石钟山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的教育方法论的产生与其哲学思想体系、教育本质论、教育目标论有着密切的联系。“致良知”是王阳明的哲学体系的核心,它大致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心即理说、知行合一论、万物一体论。其中,“心即理”说是王阳明教育本质论的哲学基础;万物一体论是其教育目标论的哲学基础。“心即理说”,它强调客观真理和事物都存于心中,即所谓“虚灵不昧,众理聚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同时,它认为客观真理与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我心的存在,即“天地鬼神万物都离卻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  相似文献   
5.
连续报道,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一种体裁,也是增强报道深度的重要途径。采用连续报道的形式,运用行进的、较为全面的表现手法反映某一新闻事件,往往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如何抓好连续报道,我从近几年的新闻实践中,认为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师生关系调整得如何,是很重要的因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种作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 在教育的三要素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调整师生关系主要应从教师入手。 一、给学生以真挚的师爱。 师爱是一种高级的、社会的感情,它较之父母爱、同志爱有着更加深刻而久远、博大而无私的内涵,它是影响学生的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以师爱这一情感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