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1.分层出现,使讲述内容和出现的图片内容相一致。如讲《公园的鲜花大家爱》,如果把图片全景展现出来,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幼儿会无从说起。我们可以让图片分层出现。第一层只出现大树  相似文献   
2.
目前,看图讲述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先向幼儿提出看图的要求;然后出示图片,通过看图、问答(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讲述,一层一层地展开情节;最后请几位复述能力强的幼儿将图片内容连贯起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似乎已成为一种程式,仔细分析,这样的程式在训练幼儿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有很明显的弊端:一是看图要求的交代仅仅是空洞抽象的说教,既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又浪费了幼儿有意注意的有效时间;二是“引鱼入钩”式的问答、讲述,把幼儿的观察和表  相似文献   
3.
儿歌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幼儿会背诵,而应当追求多元化的、综合性的教育目标。要让幼儿理解儿歌本身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要让幼儿正确发音,特别是那些方言和普通话差异较大的字和词,能够念得规范;在教幼儿理解儿歌意义的过程中,还要调动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儿歌本身所具备的语言美、节奏美、形象美,也要通过教学使幼儿获得精神的享受。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儿歌教学进行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4.
丰富幼儿的词汇,是看图讲述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在一般的看图讲述中,不少教师仅仅满足于讲清图意,而忽略了词汇教学,有些新词往往一带而过,幼儿并不理解,更谈不上掌握和运用。如何在看图讲述中完成词汇教学任务呢? 1.充分利用图片,先描述,后归纳,揭示新词意义。例如《明亮的玻璃窗》中的“专心”这个词  相似文献   
5.
一、从具体到抽象,复习旧知识。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老师出示小朋友熟悉的黑猫警长形象,说:“黑猫警长来和我们小朋友交明友,看我们学计算,谁算得又快又对。”然后老师分三步进行训练: 首先,出示“6”以内的实物,要幼儿目测数群,分别说出它们是几个。接着,出示6以内的几何图形卡片,要幼儿分别说出它们是几个。然后任意把两张卡  相似文献   
6.
课题的提出语言教学中,对要求幼儿掌握的故事,以往的教学大概有这样几个过程:一,以教师讲述为主,小朋友听,使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和大致轮廓;二,按照故事情节,教师问,小朋友答,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印象,初步理解有关词汇;三,教师对故事进行分析,要求幼儿能记住故事的情节、角色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话等等;四,教幼儿表演  相似文献   
7.
目前,看图讲述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先向幼儿提出看图的要求;然后出示图片,通过看图、问答(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讲述,一层一层地展开情节;最后请几位复述能力强的幼儿将图片内容连贯起来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似乎已成为一种程式,仔细分析,这样的程式在训练幼儿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有很明显的弊端:一是看图要求的交代仅仅是空洞抽象的说教,既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又浪费了幼儿有意注意的有效时间;二是“引鱼入钩”式的问答、讲述,把幼儿的观察和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