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与柏杨是我国现代和当代探讨“国民性”的两位代表性人物。他们的经历、思想与著作,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正气与精神,这是中国从封建王朝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转折中最宝贵的精神。改革国民性,去除劣根性,这是一项紧迫而任重道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战斗的启蒙思想家,五四时期的鲁迅把主要注意力和批判的锋芒指向违反人性的封建性道德、畸形的性道德观和变态的性心理,为"天性的爱"的解放,为维护纯真的爱情而呐喊.鲁迅的这些观点至今还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师少讲甚至不讲就是有水平为避免背上“满堂灌”的罪名,很多语文教师都不怎么敢“讲”课了,上课程式大都是:学生自读、讨论,老师答疑,课堂练习。老师们以少讲为时髦,“惜讲如金”,似乎都在较着劲比谁更“寡言少语”。对这种“改革”,我有点担忧。把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改革为“以学生为主体”,这个方向没错,让学生多读、多问、多练,也没有错,问题是不能由“满堂灌”走入另一个极端。我们反对“满堂灌”,是反对照本宣科地讲,反对枯燥乏味地讲。语文学科有它独特的风貌,那就是人文性,它需要借助教师栩栩如生、声情并茂的…  相似文献   
4.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曾经担任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教员,教育部佥事,还担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的讲师或教授。教育工作是他一生中从事的唯一的一个社会职业。他虽然没有专论教育的鸿篇巨制,  相似文献   
5.
一、传统的语文教材处理模式和弊病几十年来,不管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改革,有一种模式是不变的,即每学期由一位教师从头到尾讲完一本教材,有的教师甚至一个班级连续教二至三年,我们觉得这种传统教法弊病较多。体现在:1.教师负荷太重一本语文教材,内容包罗万象,知识牵涉到方方面面。既要讲字、词、句、篇、语法、逻辑、修辞、文学常识,又要讲授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如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戏剧、童话、寓言;既要讲白话文,又要讲文言文;既要进行阅读教学、听说教学,又有任务繁重的写作教学,反正是听说读写,要面面俱到,样样…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来,不管语课堂教学怎样改革,有一种模式是不变的,即每学期由一位教师从头到尾讲完一本教材,有的教师甚至一个班级连续教二至三年,我们觉得这种传统教法弊病较多。  相似文献   
7.
对语文学科的现状,不论局内人(教师、学生)还是局外人(社会各界),都很不满意。语文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了。改革是必要的,但我们要小心的是,不要“跟风倒”,不要为追求“时髦”的教法而陷入误区。误区一:老师少讲甚至不讲就是有水平。为避免背上“满堂灌”的罪名,很多语文教师都不怎么敢“讲”课了,要讲最多也不超过30分钟(这似乎是个“分水岭)。上课程式大都是:学生自读、讨论,老师答疑,课堂练习。尤其在一些语文公开课上,老师们更是以少讲为时髦,“惜讲如金”,似乎都在较着劲比谁更“寡言少语”。而评委们也大都倾向于认为:讲得少的“更有水平”。有一堂语文公开课,老师总共只讲了5分钟,被评为一等奖。据  相似文献   
8.
著名记者严怪愚以鲁迅先生为楷模,在做人与作文上都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鲁迅先生逝世后,他成为鲁迅精神坚定的捍卫者和传承人。“做人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的信条,培养了严怪愚的铮铮傲骨和浩然正气,但也使他屡遭迫害。  相似文献   
9.
鲁迅支持的《海燕》月刊被查禁后,方之中创办《夜莺》月刊,以鲜明的立场、犀利的笔锋,继续坚持左翼文艺方向,撑起左翼文艺运动的大旗,《夜莺》被称为《海燕》的姊妹刊物。因为鲁迅,方之中吸取了力量;因为《夜莺》,方之中与鲁迅结下了战友的情谊。  相似文献   
10.
成语深入地发掘了语言的各种潜能,巧妙地采用多种修辞手法。要透彻、准确地了解成语的丰富含义,掌握成语的实际用法,就必须仔细地辨察成语的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