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一直以来是各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关注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深入分析我校CAD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和矛盾的基础上,基于TRIZ创新理论,以创新设计过程为指导,采用TRIZ工具的40条解决理论中的分割、组合、局部优化等原则,指导CAD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将创新能力培养集成在CAD的各教学阶段和各教学环节中,并贯穿于学生的基础训练、创新设计及工程应用的全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探索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3.
4.
5.
本文针对青年教师特点,分析了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和改革的思路着手,提出了实践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青年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保证。以地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为主线,总结了该专业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主要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当前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为此,高等岩体力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了深度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8.
自然美育是美育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积极拥抱自然美育思想,对引发美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全面加强高校美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了配合本科生修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之后而设立的野外实践性课程,是创新型地学人才培养的必修环节。笔者通过深入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的自然美育发展路径,结合我校野外地质实习特色,将自然审美教育与野外实习学习相融合,共同掀起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的新局面,为实现这一伟大愿景注入崭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制订的评估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特点,结合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木工程专业的现状,提出了适应土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