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数学建模是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在小学几何教学中,通过"积点成线、织线为面、终成一体"的建模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
3.
文化心理是作家审美和艺术表达的原动力,作家的文化心理影响着他们的创作,也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本文以老舍、沈从文、新感觉派作家和张爱玲为中心,首先分析其都市文化心理的特点及异同,接着对其都市文化心理出现不同的原因进行探讨。通过对以上现代作家的都市文化心理不同内涵的分析,也使我们看到了他们不同的文学价值追求,以及这种不同追求所体现的都市变迁与时代变化特点,有助于我们对整个现代作家的都市文化心理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4.
徐花 《成才之路》2020,(6):64-65
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简单的知识涉猎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并从强化认识和再现、重视情境环境创设、注重实践能力、精心设计活动、完善信息评价机制五方面,对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徐花 《教书育人》2012,(Z2):121-122
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分析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绘图,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2)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培养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认识,提高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2)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的价值观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地球公转的意义;难点:昼夜长短如何变化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读图讨论  相似文献   
6.
徐花 《新疆教育》2013,(13):151-151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将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借助某种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中的目的就是使学生们能够自主的感受、欣赏以至热爱上语言文化的魅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学习的引路者。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寻求一种既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下面对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谈一点我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徐花 《考试周刊》2013,(68):173-173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谁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优秀生?他们出色的成绩早已吸引了老师赞赏的目光。后进生?想想平时的教育教学,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够多了,可以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细细想来,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是他们——中等生,那是一群易被人遗忘的学生。他们不会像调皮蛋那样给老师带来烦恼,也不会像优异的学生那样能吸引大家的目光。通常他们性格比较内向,不善  相似文献   
8.
徐花 《中小学电教》2012,(11):149-149
现代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将学生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的教学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把音像有机结合,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让音乐课堂魅力四射。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小学音乐课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让音乐的学习生活化、趣味化,...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