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这次‘双改’运动所揭发出的材料来看,我们教育学教研组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首先,我们教研组所编写的教育学讲义是照抄苏维埃教育学教科书的,完全脱离中国的教育实际,我们组有些老师自己也承认写讲义他是‘文抄公’。在我们的讲义中,对党和毛主席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等的指示,只是作为联系实际的一个方面列入,而对教育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却少详细的阐述,根本谈不上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毛主席的教育思想为纲来编写教育学的讲义,至于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介绍,在讲义中更是找不到。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先前的社会历史观点中吸取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呢?本文打算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论述为线索,初步探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尔维修,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家黑格尔,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梯叶里、米涅、基佐,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等人的某些社会历史观点,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做了哪些准备.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们在解释社会事件和历史事件时,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尺度,把社会的进步即理性王国到来的希望,寄托在发现了永恒真理和主持正义的伟大人物身上.因此,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在卢梭和爱尔维修等人的社会历史观点中,都有着一些相当杰出的唯物主义的论断.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历史观点中既有辩证的观点,也有唯物的观点.卢梭的社会历史观的核心问题是“平等”.他猜测到,在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中,人们都靠自己的劳动生活,所以,人们之间是平等的,那时,除了由于年龄和健康程度不同而产生的生理上的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都曾属于黑格尔唯心主义学派,后来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的影响下,又都变成“费尔巴哈派”,而后1843—1846年间再从“费尔巴哈派”转向科学共产主义.转变的关键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本文拟在研读他们的早期著作的基础上,探讨唯物史观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萌芽始于1843年.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阶段的起点.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中,马克思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法的关系同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谈到他怎样在1842—1843年间“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从而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这个研究使他在1844年得出:“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论.接着他将自己在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阐明,而在《共产党宣言》中作了详细论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简要表述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