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
在资料[1]中,作者给出了直接用Word制作课件的方法.笔者经过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于数学公式、符号以及图形输入的速度,促进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交流,给笔者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笔者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获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1问题背景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排列组合为理科选修2—3中的内容,那么在必修模块中,缺少了排列组合怎样进行概率的教学,我们在概率教学的理念上应有怎样的变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明确地指出:“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在班级中引入“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实验的背景1.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别很大。部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班主任的精力主要用在“盯”另一部分学生的身上,这些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对班级日常事务的参与都表现得极其被动。甚至教师会有这样的抱怨“管几个人比管一个班级还累”。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 所谓的“80后”,主要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步入社会不久的新生代群体。这个名词最早是从作家开始叫起来的。此后由“80后”推广出去,便有了“60后”“70后”“90后”“00后”这样一些名词。现阶段“80后”已经逐步地走出了校园,步入了工作岗位。而高中阶段的学生也已经全部被“90后”所占据。2008年,以北京奥运会青年志愿者为代表的“80后”,令外国媒体惊呼中国出现“鸟巢一代”,同样2008年也是“90后”成人的元年。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本文中笔者将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案例、数学问题和大家一起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魔方是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当时的魔方是指三阶魔方,也即魔方每条棱上包含三个小方块.魔方的表面由六个中心块,八个角块,十二个棱块组成.在各地高考数学说明(或考试大纲)中都提到了以下五大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既然从一开始魔方游戏的流行就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对于魔方复原的了解与练习是否有助于数学基本能力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