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师:前几天,老师有个朋友来找,说有一副春联(电脑出示):风抚千条柳,雨(?)万朵花。他愿以一字百元的价格,请同学们补上所缺的字,要做到对仗,读起来好听。生:雨“打”万朵花。师:是不是有点残忍,能不能换个字?  相似文献   
2.
徐顺桂 《湖南教育》2004,(22):14-14
于永正老师班里有个学生叫张斌,作文成绩不好。三年级下学期开学不久,他终于吭哧出一篇文从字顺的文章,那篇作文竟没让于老师动一个字。于老师激动涌上笔端,就在他的作文簿上画了一幅画———一只翘起大拇指的手,并在旁边写了一个“棒”字。于老师在班里读完他的作文后郑重宣布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以往教学未曾涉及的新概念。这就需要教师予以关注并加以研究。一、“阅读期待”的内涵及特征所谓“阅读期待”,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就已存在的追求知识的愿望。具有积极的“阅读期待”的学生,读书往往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并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缺少积极的“阅读期待”的学生,则表现为读书被动,视读书为负担、任务,思维受抑制,一般不…  相似文献   
4.
自从《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后,我就是她的一个热心读者.几年来,我一直订阅《小学教学参考资料》.1990年我中师毕业,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学校安排我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师.那时,我感到惴惴不安:刚刚走上三尺讲台,没有实际教学经验,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吗?  相似文献   
5.
近日,笔者拜读了唐茂盛老师的《更新“生字观”关注“熟字返生”现象》一文(见《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6期),深有感触。 唐老师在文中明确指出:我们的识字教学“目中无人”,学生早就自己掌握的生字,我们还一味喋喋不休地读呀写呀教呀,而对那些学生真正感到困惑急需帮助的“字词”,却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6.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白杨》时,摈弃了繁琐分析的套路,加强了学生读书的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他读讲课文的一个片断: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把形容白杨的一个词语找出来,看谁找得最准.(学生读书、思考)生:高大挺秀.师:对.“高大挺秀”是什么意思呢?要想理解这个词语,就得认真读书.我请一个同学从第3自然段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7.
师: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用途?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思考,并记住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拜读了唐茂盛老师的《更新“生字观”关注“熟字返生”现象》一文(见《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6期),深有感触。唐老师在文中明确指出:我们的识字教学“目中无人”,学生早就自己掌握的生字,我们还一味喋喋不休地读呀写呀教呀,而对那些学生真正感到困惑急需帮助的“字词”,却熟视无睹。这就是识字教学“高耗低效”的痼疾所在。的确如此,识字教学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教,对已经认识这些字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无端的浪费。如何走出这种“高耗低效”的识字怪圈呢?这里,请看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小稻秧脱险记》生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