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摈弃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而试图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取而代之。目前最常用的课堂讨论形式是分组讨论,即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拿出总结性意见,全班交流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学生预习不充分、目标不明确、  相似文献   
2.
徐颖瑛 《现代语文》2009,(12):23-23
阮籍《咏怀诗》(其十七)写诗人在一个无人的世界里寻觅“亲友”而不得,实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本质孤独、欲求抚慰而终不可得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古代诗文教学中,教师在传统的字词句篇讲解式教学的基础上,如果能用一些方法来对学生的古代诗文进行探究性学习指导,能使学生在扩大知识范围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相应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特定的身世经历,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中充满了面对命运的无奈和绝望感。本文拟通过对愁与恨、空与闲、孤与独、醉与梦这几组词的运用来分析李煜的悲剧心态。  相似文献   
5.
《百家讲坛》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发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备受冷落,以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内容定位的央视《百家讲坛》的火爆格外令人关注。在《百家讲坛》所造就的学术明星中,讲史的占了大多数,易中天、王立群、纪连海、阎崇年等更是红遍了神州大地。《百家讲坛》讲史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似看山不喜平。过多的重复无疑会使文章显得平弱无奇,难以卒读。特别是叙事性文章,情节的重复会让读者产生心理上的懈怠和厌烦之感,乃为文之大忌。然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  相似文献   
7.
李白和李贺都有相当数量的游仙诗,又都对游仙诗的题材范围、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做了富有创造性的开拓和提高。但二者的游仙诗又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风貌,折射出不同的社会历史状态、诗人生活经历、性格、理想对诗歌创作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似看山不喜平。过多的重复无疑会使文章显得平弱无奇,难以卒读。特别是叙事性文章,情节的重复会让读者产生心理上的懈怠和厌烦之感,乃为文之大忌。然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安排事件、描写场面和人物语言时,却有意无意地多次重复,但读者却毫无厌烦之感。这是因为他的重复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在重复中求得变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使得读者如徐行于盘山道上,  相似文献   
9.
古代诗文教学中,教师在传统的字词句篇讲解式教学的基础上,如果能用一些方法来对学生的古代诗文进行探究性学习指导,能使学生在扩大知识范围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相应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杜甫诗中的诗人自我形象常常出现在某种对立关系中,形成对比性,显得异常孤立、孤独。其根源正在于诗人心灵与现实的矛盾。在杜诗中,这种矛盾常常外化为自我形象自身的比较以及自我形象与外部世界的比较。其自我形象自身的比较分为早期即青少年期与中老年期的比较和自身处境与理想抱负的比较两个方面。其自我形象与外部世界的对立包括与社会的对立和与自然的对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