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一、质疑能力的培养要把握适时宽松的原则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应创设气氛宽松的学习"质疑场",努力做到"三要":一要允许学生课堂内外发表各种不同的见解,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合作交流关系;二要避免简单的指责和批评,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一个有疑可问的环境;三要教师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提问或质疑,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并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课堂研讨气氛浓郁。做到了上述三点,学生才敢在教师面前无拘无束,畅所  相似文献   
2.
周一的电脑课上,我们学了建立电子邮箱。刚巧这天是三八妇女节,我脑筋一转,想出给奶奶的节日礼物了。一回到家,我就向奶奶夸耀自己学会的新本领。奶奶好奇地问:有了电子邮箱干什么用呢?”我笑着答道:“有了电子邮箱就能在网上寄信给别人,别人也能发电子邮件给你。”奶奶又问:“这电子邮箱和普通的邮箱一样吗?”我连忙答道:“当然不一样!普通的邮件要跑邮局,经过邮递员传到对方手中;而通过电子邮箱发邮件传到对方的电脑里,只要短短几秒钟,别提多快捷了!”奶奶惊异地问:真有这么神奇吗?”我知道有戏了,便拉着奶奶到电脑前坐下,打开电脑开始建…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以简洁明了的简笔画形式来辅助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其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及运用而言,可简单归纳为四点,下面就结合教例,谈谈自己的体会与认识。 一、帮助理解词语小学生面对数量可观的生字新词,要做到个个会解释、会运用,光靠死记硬背,显然是笨办法。其实,有不少词语是不需要学生用字典上的解释来套用的,只需弄懂、理解即可。简笔画——这种形象化的辅助教学形式,就能化抽象为直观,化深奥为浅显,从而起到帮助学生准确理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韵美,才能进入文章里去感受、品味,才能获得顿悟与积淀,获得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因此,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其语文水平和能力。著名的语文学家金克木先生也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提高朗读水平呢?除了方法的指导外,对于学生朗读的及时评价也是一项很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先生说得好: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语文课就是要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练习和实践的机会。那么,如何巧妙地进行读写结合,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呢?  相似文献   
6.
戎艳 《海南教育》2014,(16):31-31
基于语文本体,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言语形式的秘密,实现语文课堂的"言意兼得",已经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一、"言意兼得"的种种误区1."言意"分离化。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把"言意"生硬地分离开——"意"的理解、感悟远离"言"的品味,"言"的学习、揣摩则脱离"意"的把握。有的课堂把"言"和"意"理解为并列的两条线,有的片面理解为第一课时应着力于内容的理解,即"意"的学习,第二课时则应着力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及言语形式的揣摩,即“言”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构建一种新的民主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探究知识,发展能力。一、体现平等性,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首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在全班讨论通过,确定研究主题。再针对研究主题,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各…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标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必须注意把握适时宽松的原则,教给学生有效的质疑方法,可以从思想内容的角度、从语言表达的角度、从文体特征的角度等几方面质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