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尽尝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这首词看似单纯,内容却耐人寻味,写愁说恨构思巧妙,独辟蹊径,技艺高超。吟完全词,自可感到,词的上阕起句就不同一般。明明要写忧国家忧民族的深愁,起笔却就是不提愁,说“不识愁”。辛弃疾真的“不识愁”吗?这不可能。在辛弃疾出生前的十三年,中原沦于金人统治,他的家乡也被占领。他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国难当头,面对国土沦陷,山河破碎,哀鸿遍野的情况他不会无动一衷。他不是“不识愁”,而是对深仇大恨理解还不够深刻,人生的经…  相似文献   
2.
综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和文言虚词相比,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大,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学习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学习文言实词主要靠积累,但也不是单纯的机械式记忆,而是能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用反训去解释文言实词是一种好的方法。反训是训诂学上的一个名词,它是指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在古汉语中有些词含有相反的意义。如“乱”字有“治理”“紊乱”两义,后世只通行“紊乱”一义,而《尚书·皋陶谟》“乱而散”,《…  相似文献   
3.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掌握文言实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和文言虚词相比,文言实词数量多,变化大,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学生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学习文言实词主要靠积累,但也不是单纯的机械式记忆,而是能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用反训去解释文言实词是一种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谈文言今译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生应“能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能把句子翻译得准确、通顺”。这是中学生学习浅易的文言文所必具的能力之一。然而由于古汉语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远,很多语言上的差异往往成为中学生翻译古文的困难。学生的译句或多或少,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有的译文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有的译文不符合现代语法的规律,译文不通顺、不准确、词不达意,更不用说译文的连贯、得体。概括起来,学生在翻译中常出现的毛病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