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023年,笔者对山东省11所学校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问卷调查、访谈和课题追踪的结果显示:研究结构要素完备,整体水平提高;在类别、职称、层次等方面差别大,困惑之处凸显学科特征。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价值目标功利,遮蔽了课题研究的本质;发展动力异化,合作处于符号化务虚阶段;管理架构缺位,过程缺乏质量保障机制。要实现课题研究价值的应有之义,需要明确服务教学的价值目标,实现课题研究的本质回归;确立教师的研究主体地位,落实课题研究的决定要素;完善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建立课题研究的基础保障;建设学习型教研共同体,坚定课题研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该宗信札为曲阜市观墨堂颜承亮先生的藏品,共十五通,原信经装裱成册后保存。因信札涉及清光绪初年行使三联子口税单、李扬才叛乱、广西全州饥民暴乱等重要事件和鹿传霖、龙溥霖、周璜等历史人物,且所记内容多为其他史籍所不载,具有较高史料价值,故将其加以整理,并对其中人物及史实略加考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苏联和南斯拉夫民族政策失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虽然民族问题是其共同诱因之一,但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特点:在联邦问题上,苏联的高度集权和南斯拉夫的过度放权,都们高了绝对分权的原则,从而使联邦制陷入危机;在党的建设问题上,苏共中央忽视民族因素,在其决策机构排挤民族干部,造成对立情绪。南共联盟则实行党的联邦化,造成民族主义的泛滥;在对待主体大民族问题上,苏联过分突出俄罗斯民族,南斯拉夫则削弱塞尔维亚民族,都产生了消极后果;在民族的产生及消亡问题上,苏联人为地消灭和同化少数民族,建立“民族共同体”,促进国家的一体化。南斯拉夫则依靠行政命令制造新的民族,主张多元化,否定“南斯拉夫主义”。这些作法均违背了民族问题的客观规律,终因未能把握好处理民族问题的“度”而殊途同归,导致了联邦的解体。  相似文献   
4.
成积春 《历史教学》2007,(12):21-24
康熙以"天下之主"的面目御临天下,为了维护清王朝的根本利益,富于理性的他极力标榜"满汉一体",并基本做到了"满汉一视",这正是康熙不同于一般满族官员之处.但是,受本民族利益的驱使和民族情感的困扰,他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偏徇满洲的境地,这一点在噶礼--张伯行互参案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康熙以"天下之主"的面目御临天下,为了维护清王朝的根本利益,富于理性的他极力标榜"满汉一体",并基本做到了"满汉一视",这正是康熙不同于一般满族官员之处.但是,受本民族利益的驱使和民族情感的困扰,他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偏徇满洲的境地,这一点在噶礼--张伯行互参案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7.
赵凤诏为太原知府,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十月,山西巡抚苏克济疏劾赵凤诏贪赃30余万两,康熙命将其革职拿问,经查实,赵凤诏"巧立税规,勒索银两"174600余两.康熙五十七年二月,赵凤诏被斩首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