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将意境分为写境与造境两种形态,却未作具体阐述。现代研究者对它们也未作深入的探讨。对此,本文从审美的角度来探讨写境和造境的艺术特征,认为写境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自然之美;造境具有主观抒情性、表意性和理想化抒情手法等。写境有画境、物境、事境等类型;造境有缘情写镜、直抒胸臆、象征虚幻等形态。  相似文献   
2.
刘勰的“隐秀”论,强调“隐”与“秀”的契合和“余味曲包”。他在论述艺术创造时,又十分重视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交融,强调:虚静”和“窥意象而运行”。这些观点已符合意境的审美规范和创作原则,本认为:意境论当产生于《心雕龙》,“隐秀”便是意境的最初形态。  相似文献   
3.
典型和召唤结构有着某些相同的素质。但典型作为召唤的属概念 ,又有其特殊的规定性。文章运用接受的方法 ,对典型的本质、表现和感受的特殊性做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作为召唤结构的意象它寓无限于有限,它用语言来表达,它吸引和启发读者的想象。它是以表意为创作目的,在审美本质上有超验性。意象的表现特征是变形荒诞。解读意象时应把握作品特定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接受美学的召唤结构层面比较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意境和意象两个独特范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作者认为,作为召唤结构的意象存在相同的“文心”。它们都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具有情景交融的共同素质和非现实性审美特征。但是,两个各自不同的范畴又具有各自独特的规定性内涵及审美规律。文章从范围的大小、意蕴的多寡、形象的虚实、和读者审美感受的方式上作了比较和剖析。  相似文献   
6.
运用对话理论来探讨文学的接受问题,认为文学接受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对话性接受。这种接受图式具有对话性、互为主体性、未完成性、语言性和自由性等特征,表征为接受者与本文对话、接受者与作者对话、作者与作者对话、接受者与接受者对话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情景建构与物化机制是意境创造的关键 ,从主体和审美心理的维度认识 ,意境的情景建构有以景寄情、情景同构、意象组合等方式 ;而虚静心理是意境物化的前提 ,对创作对象作再度观照和构思是意境物化的中心环节 ,语符编码则标志意境物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典型和召史结构有着某些相同的素质。但典型作为召唤的属概念,又有其特殊的规定性。章运用接受的方法,对典型的本质、表现和感受的特殊性做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9.
从三种意境误读看意境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意境研究中的“情景交融”说、“艺术形象”说、“想象联想”说三种代表性观点,没有揭示出意境的特殊规定性,错把艺术的基本属性当作意境的本质特征,是对意境本质的误读。对意境范畴的重构,应克服 论学范式的局限,合理吸纳古代意境论的精华,明确意境自身的特殊规定性。所谓意境,就是艺术家用心灵构筑的灵性空间,它具有深广的人生历史 蕴函和宇宙生命意识,又有转实为虚、象外生象,给人以广泛联想与无穷韵味的审美特征,是艺术作品中超超时空、富有形而上意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
论文学的意向性接受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接受是一种意向活动,对文学的接受主要是一种意向性接受。它具有主观指向性、实用功利性、关注历史语境等特征。这种接受图式表征为批评性接受、借鉴性接受、实用性接受和背离性接受等形态。而审美性接受是与意向性接受有别的另一种接受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