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善于寻找细节 教学一篇课文,我们教师都会这样想: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生发?如何寻找恰当的能让课堂饱满的细节,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黄鹤楼送别》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曾出现过这样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2.
个性,简单来说,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康个性是人生取得成功的前提保证。语文因其是集工具性及人文性于一身的学科,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别见笑.笔者在题目中套用了舍得酒的广告词。那是因为在平时听课时.我常发现教师们预设的教案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完毕.一篇课文上三四课时是常事.有时甚至更长。究其原因。笔者想来还是很多教师不懂得课堂教学中如何取舍。其结果必然是,教师教得筋疲力尽。学生学得头昏脑胀.语文教学费时费力.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5.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8课 教材分析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的课文。课题中的“绿洲”并不是沙漠中自然形成的地方,而是指阿联酋茫茫沙漠中有绿树、鲜花的美丽城市。阿联酋的这些城市绿洲,全是人工建造的,阿联酋人民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汗水,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纵览全文,“飞机上往下看”“来到迪拜访问”“在迪拜最大的中心公园漫步”……循着这些词句,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在文章中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是绿洲与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将培养孩子和“精心侍弄”花草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6.
一、善于寻找细节教学一篇课文,我们教师都会这样想: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生发?如何寻找恰当的能让课堂饱满的细节,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黄鹤楼送别》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曾  相似文献   
7.
刚从办公室里出来,就听到操场上传来阵阵百灵鸟般清脆的叫声:“老师,老师;您看,您看……”我的心头一热,抬眼望去,哟,是我所教的一年级孩子们正向我招手,他们正排着队去参观学校的邻居——玻璃厂。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浇水者说学校启动"绿化工程"了,教室前的一片荒地马上变成了草坪。由于草坪是从别处移植过来的,时间约为午后两点左右,再加上这几天连续烈日当空,所以每当看到嫩草那"垂头丧气"的样子,自己心里总有点舍不得,毕竟人人都有恻隐之心。"不允许教师和学生私自给草坪浇水",尽管负责给草坪浇水的师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无论是教学怎样的课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之前的解读文本将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极大的作用。但笔者通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观察得知,某些教师在教学描写革命领袖文本时常出现“零解读现象”,即在不解读文本的情况下就进课堂,从而导致很多学生毫无收获出课堂。本文就“零解读现象”出现的成因以及预防措施展开粗略的思考,目的在于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无论是教学怎样的课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之前的解读文本将时教学效率的提高起极大的作用.但笔者通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观察得知,某些教师在教学描写革命领袖文本时常出现"零解读现象",即在不解读文本的情况下就进课堂,从而导致很多学生毫无收获出课堂.本文就"零解读现象"出现的成因以及预防措施展开粗略的思考,目的在于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