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获得高考胜利,同学们在复习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但由于对高考要求了解甚少,“劲使不到点上”就得不到预期效果。下面我们结合高考试题,体会高考是怎样对基本知识进行考察。例1:(2006年全国理综Ⅱ-17)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  相似文献   
2.
使劲到"点"     
为获得高考胜利,同学们在复习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但由于对高考要求了解甚少,"劲使不到点上"就得不到预期效果.下面我们结合高考试题,体会高考是怎样对基本知识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3.
力电综合题有几个常用的模型,作为模型研究举例,我们选磁场中的导电轨道。从简单入手的原则,选用光滑的、水平导电轨道如图所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导体杆ab与导电轨道接触良好并且水平向右运  相似文献   
4.
扈之霖 《考试》2003,(10):32-36
据有关的统计资料说:高考实验题的难度系数为0.39,对全体考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大约有10.1%的考生不得分、有70%的考生得分不到本题分数的一半。实验是能力的考查,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表”中的十几个实验“知识点”只可算是考查能力的载体,按它们过一遍不行。如果说知识的复习还可以用突出的  相似文献   
5.
扈之霖 《中国考试》2000,(11):40-41
1999年物理科《考试说明》中把“计算题”改为“论述、计算题”,并增加该题型的数量和分数,以加强对考生思维过程和表述能力的考查.“论述、计算题”是一个整体概念,即每一个题都要求适当的论述,也会有一定量的文字或数字计算,这一点在2000年物理高考试题(全国卷)中体现得更清楚.当然,有些题目可能要求论述的部分更多,而另一些题目则计算量更大一些,本文所谈的是前者,  相似文献   
6.
力学的重要基本规律及认识大致如下:力和运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矢量] (对单体、状态) (对单体、恒力过程)功和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标量] (对单体、过程) (对系统、过程中的两态)冲量和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矢量] (对单体、过程) (对系统、过程中的两态) 应用这些重要规律对现象进行分析时也有顺序可谈,“首先应用有关的守恒定律,如果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再去采用有关的具体规律或方法”。[见  相似文献   
7.
高考物理大纲(考试说明)、高中三年的物理教材、近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是复习的依据,它们“是法”、“是理”、“是考查的实际展现”。考纲中的五种能力要求、课本中有关物理学习方法的提示、对高考真题“会解、会讲、会用(比较、总结)”的认识,是每个考生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