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1.
词是思想的载体,是人思考的工具。词语的贫乏直接表现为思想的贫乏,所以积累词语是学生一项重要的任务。现行的语教材都很注重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人教版语教材每篇课后面都编有“读一读,写一写”的训练项.将课中的新词排列出来,以便学生掌握积累。但实际上学生们在“读一读,写一写”之后,并不能真正掌握积累那些词语,更不能达到运用的目标。那么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词语呢?笔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与学生们一起设计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积累词语。我们的活动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政府扶贫帮困措施的落实到位,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满怀希望地跨进了学校大门;与此同时,另有一批孩子却中途辍学,满怀失望地走出了学校。笔者注意到,这一进一出的两批孩子,从数量上比,出远大于进,这一现象折射出当前农村初中教育特有的矛盾和尴尬。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动人动心的经典名篇。对于《背影》的称赞,世人不知讲了多少,大家都认为,《背影》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品中渲染了浓浓的父爱,是父爱让作者一次又一次感动流泪,是父爱感染了读者,让读者动心动情。然而再读《背影》,我们会发现,作品感动读者的绝不仅仅是父爱  相似文献   
4.
新学期开始,我们初一年级备课组决定以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研究活动。在交流讨论中,王老师的设计思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他的设计把教学目标定为“读写结合”,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掌握“从一件小事中发掘意义”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两幅雪景图各以其明丽的色彩、张扬的个性,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力。  相似文献   
6.
《邓稼先》一文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为纪念好友邓稼先所作。原文发表在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上,修改后被选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这是一篇形式独特的文章。它既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也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政府扶贫帮困措施的落实到位,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满怀希望地跨进了学校大门;与此同时,另有一批孩子却中途辍学,满怀失望地走出了学校.笔者注意到,这一进一出的两批孩子,从数量上比,出远大于进,这一现象折射出当前农村初中教育特有的矛盾和尴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