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现行省编高中语文第三册的《深切地怀念敬爱的董老》的两条注释,谈谈看法。一、“巨丽珍——伟大、壮丽、宝贵。”很明显,这个注是把“巨丽珍”作为三个并列结构看待的。我以为:这三个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巨丽”是修饰“珍”的。“珍”在这里本来也是作为修饰成分修饰中心词的,但中心词省掉了。它和《三峡》中“回清倒影”的“清”一样,都是以形容词的身分,充当“名词”作宾语的。以“清”代替“清波”,还比较少见,把“珍”用如“珍品”则常见。例如:“早起雀声送喜频,白鱼芳酒寄来珍。”(徐夤)“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杜甫)“未知供御余,谁合分此珍。”(袁高)以上三例,  相似文献   
2.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刺秦王》)从课本的注释来看,“有所待”是“等待另一个朋友”。这条注释和其他选本的注释相仿佛,可见洼之有据,只不过为了和秦武阳相提并论,多加了一个“另”字罢了。笔者写作本文的意图,不在于对课本的  相似文献   
3.
杨朔的《海市》,是一篇思想性强而又新鲜活泼、富有诗情画意的优秀散文。它的结构,显得奇特、精巧、严密。我们研究本文的结构,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理清文章的思想脉络)和写作能力(如帮助学生构思),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张衡传》中说张衡“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这个“从容淡静”高二语文课本无注,《古代散文选》(上册)也无注。但省编《教学参考资料》有一个不注之注的译文:“他素常举止从容不迫、性情淡泊恬静,不喜欢同庸俗的人往来。”按照译文理解,“从容”就是“从容不迫”,“淡静”就是“淡泊恬静”。如果这样理解,就会产生疑问:“从容不迫”和“不好交接俗人”究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淡泊恬静”又该怎样理解?“从容”的含义,一般来说,是表示舒缓的样子,也就是“从容不迫”的意思。但由此也产生一些引申义。有些引申义如指时间或经济的宽裕等等,和“从容淡静”的“从容”又对不上号,这就应该另有其他的引申义。  相似文献   
5.
说“绿云”     
杜牧的《阿房宫赋》有云:“绿云扰扰,梳晓鬟也”。这两旬,文辞并不艰深,含义也可领会。以“云”比发,《诗经·鄘风》就有“鬒(zhěn)发如云”的话,唐诗中也有不少“云鬓”、“云鬟”的说法,这是容易理  相似文献   
6.
贾谊《过秦论》:“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几句话,运用了夸张和反衬的艺术手法,很有文学色彩。但如果从史实的角度来看,应当怎样理解“九国之师”?在贾谊所说的“惠文、武、昭襄王”时期,虽然山东各国大规模地联合攻秦有好几次,但如  相似文献   
7.
《李愬雪夜入蔡州》,现行统编教材是节选的。教者在备课时,不仅要“吃透”节选的文字,而且很有必要读读原文。李愬袭取蔡州,一共花了几天时间?从急行军到活捉吴元济,是不是“只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战斗从‘四鼓’到‘哺时’”,是不是只有“短短十二、三小时”?这些,都不能单凭节选课文就事论事,而应从原文中仔细研究,获得正确的答案。这篇课文,记叙李愬这次用兵的经过,是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十月间的事。课文原文(《资  相似文献   
8.
《报刘一丈书》中的“若有所追逐者”,笔者见有好几种不同的译法。现摘取三种翻译如下,如果要打钓钩,应该选择哪一种呢? 一、好象有什么事要赶着去办理似的。二、好象在追赶什么似的。三、好象有什么东西追逐自己似的。据现有译注本说,一、二都是正确的,而三却是错误的。我们能否以之为据来判断是非呢?只怕不能!要正确理解这一短语,我以为,一个最为准确可靠的办法,就是对它进行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9.
古诗中有一种句型,它的“三字脚”是:动词(设为x)+“不得”。这种句型  相似文献   
10.
拙作《说“绿云”》发表后,承蒙段其湘先生赐教(见《语文教学与研究》—九八一年第四期《也说“绿”》),获益良多。为了更好地学习古典诗词,相应地了解一些常识性的名物掌故,我以为,有些问题,还可以继续讨论。兹就段先生提出的柳眉、翠眉、黛眉、绿眉等问题,略陈管见。柳眉段先生摘引了“翠柳开眉色”,“翠柳眉间绿”诸句,说明“翠柳当然是绿色或深绿色”,从而推论出这就是“眉色”。错了!什么是“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