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品性发展视域下的儿童告状关注研究,重在洞察儿童告状背后的品性样态,以寻求对儿童告状中的儿童品性的改造。本文基于从儿童告状中的品性表现研究与分析,提出以往儿童教育存在轻视儿童的自我中心行为习惯的纠正、感性自控能力的引导和个体价值认同的升华的问题。因此,本文主张品性发展视域下的儿童教育需培养儿童基于互助的行为习惯,帮助儿童建立关怀品性;需建立儿童基于理性的自控能力,引导儿童塑造节制品性;需培育儿童基于团结的价值认同,促进儿童建立勇敢品性。  相似文献   
2.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而科学探究是实现这一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科学课程中,安排了学生参与的许多活动和实验,而在进行活动和实验过程中经常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实验研究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掌握和运用之.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生活中,儿童常遭教师的言语压迫。言语压迫下的儿童生活有着工具化失身、奴役化生存和惰性化思维的生活样态。基于言语压迫的儿童生活异于往常的生活之处在于,它裹挟着教师的权令、控欲和执念的操纵而呈现出驯服化、空心化和思抑化特点。透视言语压迫下的儿童生活的成因,它外在于基于反沟通形式的人际冲突行为,内嵌于基于制度化教育的师生不平等关系,深藏于基于征服欲望的人性论根源。因此,治疗的儿童教育需建沟通性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知识培育之中,需立反权威性于儿童自生活的习惯培养之中,需循理性于儿童亲密关系的人格塑造之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