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取舍教材内容、完成知识教学任务,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等等,既是一线历史教师求解的问题,也是新课程三维目标有效达成的关键所在。在此,笔者以人民版教材《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为例,就如何依据课程标准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提出以下三点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颁行,统编版历史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的陆续使用,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围绕统编教科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三个问题,以“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为例,对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统编版历史教科书教学做一反思和总结,供同行参考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高三复习教学主要涉及基础知识梳理、专题知识重构、练习选编、考试检测等内容和环节,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是南上述各环节的有效性构成的。高三复习教学何为有效?一言以蔽之,就是各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均与高考高度契合,环环都与高考相扣。换言之,就是教的知识是会考到的知识,练的习题是与高考试题特点风格吻合的习题。那么,  相似文献   
4.
2005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浙江卷)第37题依据《考试大纲》精心编制,它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和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整体思路,试题体现了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题思想,特点非常鲜明,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五性”上,即体现基础性、注重能力性、反映时代性、突出创新性、渗透人文性。应该说,今年的历史第37题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体现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所独有的内涵和社会功能。1.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命题设计体现“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  相似文献   
5.
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历史试题较好地体现并有效检测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考查内容上,强调的是历史课程知识而不是历史教材知识,在考查思路上,力求与新课程的教学思路对接,强调对历史学习能力、方法和过程的考查,在考查目标上,突出历史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在整体设计上,追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综合,突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的考查,这既是选拔考试对课程目标在考试中的确认,也是“教学指挥棒”对中学教学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这是教育界毋庸赘言的共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每天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教养和教育,并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上课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学生知识的巩固程度和深度,而且可以决定他们能否树立起科学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否热爱知识和科学,  相似文献   
7.
“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今年高考上海卷语文作文题目,在此借用这一题目来分析今年高考文综浙江卷的历史试题,笔者认为是再恰当不过了。本文借用此题目有两层意思:其一,表达笔者想揭开今年高考文综浙江卷历史试题的庐山真面目,“握住”命题者的“手”,力图洞悉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及思路;其二,通过对试题的分析,笔者隐隐觉得命题者似乎也有一种想通过试题力图去“握住”考题背后的某只“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现象的剖析,寻找今年试题的命题路径。认为今年的试题在考点知识的选取、试题呈现的形式上剑走偏锋,而在能力要求上空前彰显。提出对剑走偏锋要客观评价,理性认识,对能力要求要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高考提出了“两个注重、两个关注”的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5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浙江卷)第37题依据<考试大纲>精心编制,它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和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整体思路,试题体现了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题思想,特点非常鲜明,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五性"上,即体现基础性、注重能力性、反映时代性、突出创新性、渗透人文性.应该说,今年的历史第37题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体现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所独有的内涵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历史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着重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价值,在国际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了解和考察世界文化遗产,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意识,增强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