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初中化学教材第五章讲到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时,以CO_2与NaOH及SO_3与Ca(OH)_2溶液反应为例。前一个反应的发生,学生肉眼看不出,而后一个反应中用到的SO_3,一般实验室没有,不能作此实验。为增强教学效果,我补充了“CO_2通入Ca(OH)_2溶液”的实验。并告诉学生从沉淀的生成判断它们之间已发生了反应。前一例,改按如下装置操作,就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CO_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现象非常清楚。  相似文献   
2.
我们是《化学教学》的忠实读者。曾记得1980年因事路经上海,在南京路新华书店偶然见到新创刊的《化学教学》杂志,(那时贵刊还没有由邮局发行)翻了翻内容,顿时感到十分难得,当即买了两本回到家乡。细细阅读后,感到收获很大。尤其对“摩尔”这一特殊量的单位的讨论,结合教学工作,收益匪浅。从那以后,每期必读,并精心收藏,经常翻阅,至今仍伴随着我们,成了我们教学工作的得力伙伴之一。  相似文献   
3.
许多教师在做初中化学实验2—9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往往达不到课本上所说的:氧化铜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时间短,温度不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