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需要     
从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需要的内涵、性质、类型等,并对社会需要的性质和类型作了富有新意的阐述,指出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解答碳氢数目很多的较复杂的大分子烃时,学生们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其实这类大分子烃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本身自成一系列,有单一的通式,运用等差数列可用通式法求解;另一类本身没有固定的通式,但可以看成是在一系列有通式的物质结构中再插入一些其它的基团,可用结构插入法求解.  相似文献   
3.
《选》李善注和胡克家《考异》堪称《选》双璧,然日藏唐钞《<选>集注》问世,发现正、注与《考异》多有失当之处,于是逐句校勘,得校议260余条,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懋镕、黄怀信、田旭东三位先生合撰的《逸周书汇校集注》集众家之校释,为功甚巨,嘉惠士林.今以阅读之偶见,见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史记>自中华书局1959年经顾顿刚等整理出版以来,巳出繁体和简体共4种版本,印数超过70万册.其整理质量为学界所公认,近因参加重新点校<史记>,发现在标点方面还存在未尽如人意之处.今就<天官书>中一些标点进行商榷,提交学界讨论.  相似文献   
6.
从事古代文化研究与整理的人,常常感到知音甚少,其原因在于:就人口比例而言,能读懂古代文献的人不多。如何更好地“古为今用”,是古代文化研究工作者要解决好的问题。浦卫忠先生所著的《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历代少儿启蒙教育方法》(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以古代蒙学文献为基础,以蒙学的历史发展为指向,总结出历代蒙学的经验,对今天的少儿教育具有指导性的现实意义,做到了融贯古今,琢玉生辉。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带灼烧后碘元素是否还以I-形式存在,有多种说法,作者从实验的角度探究了I-变质的真正原因以及变质后的产物,并对教材中留下的疑问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关于氢氧化亚铁制备这个实验,按照现行人教版教材实验所述,氢氧化亚铁沉淀的颜色是白色,然后迅速转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棕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相似文献   
9.
方向东 《化学教学》2000,(8):30-32,44
1 本节教材背景本节教材是高二上学期第三章《铁》中的第一节 ,在此以前 ,我们已经学习了钠、镁、铝等典型的金属元素和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2 教学对象现状分析(1 )学生在学习《碱金属》和《镁铝》二章时已初步掌握了主族金属元素的性质 ,但对过渡元素还很陌生 ,对次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的金属元素的性质缺乏了解。(2 )经过一个学年的高中学习 ,加之是重点中学的学生 ,素质较高 ,有学好化学的愿望 ,愿意动手实验 ,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 ,在课堂上较好地完成一些实验操作 ,并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现象分析能力 ,但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  相似文献   
10.
(一)《后汉书·冯鲂传附冯石》:“为安帝所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块各一。” 谢承《后汉书》“驳”作“骇”,“剑”作“绶”。 按:“驳”当作“骇”。范书本传李贤注:“以班犀饰剑也。”《后汉书·冯异传》:“赐以乘舆七尺具剑。”李贤注:“具,谓以宝玉装饰之。《东观记》作‘玉具剑’。”则知“具剑”为有装饰之剑,玉具剑即以玉为装饰之剑,骇犀具剑,即以骇鸡犀为饰之剑。李贤释“驳”为“班”,因“班”同“斑”,与“驳”同义,故成此误。又《应奉传》作“驳犀方具剑”,误同。骇犀,即骇鸡犀,犀角名。《东观汉记·陈导》:“光武赐陈导骇犀剑。”《战国策·楚策一》:“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壁于秦王。”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二》:“鸡骇之犀,当作骇鸡之犀。”《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壁、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又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綖,有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群鸡中,鸡欲啄之,未至数寸,即惊却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足见骇鸡犀为奇珍。谢承书“剑”作“绶”,误。周天游《七家后汉书》校注云:“范书本传及《御览》卷三四二所引《东观记》均作‘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