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现代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为教师负担的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伦理风险,导致教师负担技术治理的异化。为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教师负担技术治理的伦理风险表征,包括教师负担问题失真、人机关系主从倒置、教师隐私受到侵害、教师诉求逐渐消解。然后,文章从技术实践的特性出发,分析了这种风险产生的逻辑在于量化表征的数字化逻辑、算法执行的控制性逻辑、技术平台的开放性逻辑以及技术运行的自主性逻辑。最后,文章从关注教师感知、引导技术服务、维护数据正义、回归治理初衷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师负担技术治理的防控路径。文章通过对教师负担技术治理伦理风险的审视和溯源,期望为技术手段更好地推动教师负担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技术的持续进步,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撑,但同时也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带来了负担。主要体现在教师工作内容繁杂多样,教师工作时间趋于异化,教师身心压力无形增加等。从技术实践的角度出发,教师负担的生成可归因于信息负载过重引发教师负担的持续生成,技术实践生疏导致教师工作愈感疲累,工具理性越位造成教师生存状态失衡。为了更好地应对智能时代的教师负担,应当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技术素养,规范技术的使用,合理规划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调整技术实践的生态,以推动教师和技术的互利共生,自内而外地纾解智能时代的中小学教师负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