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方建成 《数学教学》2007,(11):44-45
回顾历史,1963年数学教学大纲首次提出培养"三大能力",到1978年又增加了"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02年又将原"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数学思维能力".这一修改,决非搞文字游戏,而是事关本质,一次次的修改是认识上一次次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将“数学建模”的思想逐步渗透于中学数学教材,体现在试题中,这已是中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笔者就“数学建模”的教学和拟题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来供大家一起研讨。 1.突出“数学建模”中问题提出的背景 丰富的感性材料是“数学建模”的基本背景,也是创设问题情境,揭示问题本质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今年全国高考理科第20题突出在数学知识应用过程中考查考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其题目是: 某城市2001年末汽车保有量为30万辆,预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加快布局调整步伐,办好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已成为当前巩固“普九”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的关键。我校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从1998年就开始集中全乡中、高年级学生,实行寄宿制教学管理,至今已有16个年头,从中摸索到  相似文献   
6.
将应用问题渗透于教材、出现于试卷,这已是中学数学教学界形成的共识。笔者现就应用问题的教学和拟题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来供大家一起研讨。  相似文献   
7.
笔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教科书第二册(上)P.123习题8.6的第6题为素材,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巨大的潜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2001年全国高考卷(理)第20题的背景·双基·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就“不等式证明”教学和今年全国高考(理)第20题拟题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起研讨. 1.突出数学问题的基本背景人们在提出数学问题时,离不开对数学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