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如何将民生新闻与经济报道有机结合,是摆在记者、编辑面前亟需破解的“考题”。衢州电视台经济信息频道从2008年开始在两者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根据频道的定位,创办了一档以“关注经济,服务民生”为栏目宗旨,以“经济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经济化”为定位的经济民生新闻栏目《经视新看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节目的收视率快速上升,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2.
同情与宽容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倘若我们都有宽容心,那么就可以免去许多无谓的争斗。毕竟,人要培养宽容不是很难,关键是态度。这里举一个例子。一位牧师在讲道时,发现一个信徒在睡觉。于是他对众信徒说:“想升入天堂的人请站起来。”除了那位打瞌睡的信徒以外,其余的人全站了起来。接着牧师又大声喊道:“想进入地狱的人请站立起来。”那位睡意正酣的信徒被惊醒了,并站立起来,牧师又说:“你既然站着,看来真是想进入地狱了。”信徒环顾了一下四周,当即作答:“你不也站在讲坛上吗?”牧师无话可说了……人们在教训别人的时候,往往疏忽了自己也可能犯着同样…  相似文献   
3.
当老师错怪自己时,不少同学由于无端蒙受冤屈,感到异常苦闷,有的克制不了自己,采取当场顶撞、抗拒的态度,在公开场合下搞得老师下不了台,形成“以错对错”的局面,使师生关系陷入僵局,这是很不好的。一些教育家指出,师生的认识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反之亦然。教师对学生认识上出了偏差,错怪了学生,固然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但如果学生对这种反感不加克制,而听任情绪信马由缰的话,则往往会加深教师的错误看法。师生间相互错误认识的恶性循环。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使教育难于进行下去。显然,这种情况是应该尽量避免的。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错怪呢?专家建议要做到以下3点:  相似文献   
4.
数字在新闻中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它有时是一种量的表示,有时是一种质的反映,有时给人以新的形象,有时又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同时,数字又是一个毫无感情的符号,用得不好也会给人以单调、枯燥、繁冗的感觉。怪不得有人曾说:“数字好似油彩,可以使新闻须眉毕现,神采飞扬;数字又如陷阱,有可能毁掉新闻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持之以恒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梦想成功。而捷径其实就在你的身边——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在我们的印象中,擦鞋绝对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职业,如果有人以此终生为业,那他一定不会有多大的出息。实际上呢?我们却想  相似文献   
6.
经过初中的学习,特别是经过中考前期的复习和中考的选拔考试,许多学生的数学科以优异的成绩为初中阶段的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带着憧憬、满怀信心迎来了高中阶段的学习.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却发现数学科的学习与初中阶段相比差异甚大,课堂上听起来似乎懂了,但课后做起练习来却是十分费劲,花在数学科学习上的时间那么多,却事倍功半.成绩不尽人意.笔者曾经在期中考之后对某所一级达标高中(其生源在本地区属于一流)高一学生就数学科的学习做过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习题讲评课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特别是进入高三年之后,课堂外师生做习题,课堂内教师讲解习题、学生听解习题已成为当前高三年数学教学共有的一道风景线。为了保证高考时能在有限的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好22道数学试题,必须让学生对各种题目的类型、结构和解法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否则要出成绩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创新能力是人类高层次的能力,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自于数学创新活动的开展.而数学创新活动过程一般需经过以下四个步骤:诱因、信息储备、序化方式、结果.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则是优化前三个步骤的过程,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1 多渠道地创设诱因 诱因指能够形成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的各种因素,它能使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积极思维,努力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学过程中创设诱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做法: 1.1 再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再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包括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阐明:“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从一年来新课程实施情况看,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地制约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并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开设效果。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的课程能够有序开展并最终取得预想成效呢?本文试就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就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方跃飞 《声屏世界》2005,(12):33-33
品牌代表媒体的形象。标志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品位和文化。如何创品牌,保品牌?笔者认为:要强化品牌创建和经营意识,必须从提高频道知名度和节目质量入手,努力构建品牌系列.在竞争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