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国家竞争优势与教育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竞争力理论肯定教育和培训是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要提升我国的竞争力,必须选择加快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的政策,形成政府、学校、行业与企业、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职成教办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今年8月,江南机器厂五分厂年仅28岁的助理工程师杨钊捧回了“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的奖牌。这位“自产”于“江南”本土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什么能赢得如此高的荣誉呢?同事们说:他像一只不停采撷花粉的蜜蜂,异常勤奋地吸取知识的养料。11年前,小杨进江南机器厂五分厂当了一名工人,他先后干过酸洗工、车工等多个工种,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他都干得十分出色。为了不断提高自己,不久,他报考了湖南兵大相关专业夜大班,一学就是4年。当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分厂技术科接纳了他,他成了科研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在技术科里,他更强烈地意识…  相似文献   
3.
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江南机器集团公司二分厂数控加工中心员工杨芳,今年三月又喜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获批"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一人几度播芳全国,杨芳凭的是什么?勤奋敬业?痴迷技术?勇于担当?……也许,这些都是她在岗位上出类拔萃的注脚吧.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着力点.要正确认识其地位,建立长效机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湖南湘潭江南机器(集团)公司五分厂,制造钳工班班长曾保康有一个十分响亮的绰号———“康师傅”。当工人就得身怀绝技“康师傅”进厂已经30年了。记得当初刚分配到五分厂时,他也曾心有怨言:一个以火工为主的单位,哪里会有什么技术可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里还真需要技术。操作或设备上的任何一次微小失误,都有可能酿成大祸。正是这种认识,使他成为维修车间的一名多面手。每遇技术攻关、设备抢险等难题,“康师傅”都是一马当先。去年,某产品在批量生产中突然卡壳,原因是切削模在使用过程中因爆裂而导致产品不能正常成型。本来,模具制…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国重点职业中专、全国重点技工学校,肥城市职业教育中心校、肥城市高级技工学校,2008年跨入山东省51所高级技校之列、成为山东省6所县域高级技校之一。2010年,学校整合当地职业教育资源,成为本市唯一一所职业学校,并建设新校。新校规划占地总面积400亩、建筑面积10.36万平方米、预计投资3.24亿元,2012年完工,将进一步担负起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近日,记者就青岛市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有关情况对青岛市职教室主任刘振海进行了专访。记者:2005年至今,青岛市已成功举办了5届全市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通过大赛,不仅选拔了一大批技能熟练的优秀职校生,充分展示了职校生的职业素养和能  相似文献   
8.
实现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深化改革,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跨世纪教育战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施工蓝图,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就农村成人教育而言,如何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有更大的突破,更加紧密地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这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面对的课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学习和思考,提出农村成人教育产业化问题,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一、农村成人教育产业化的基本意义教育在不同时代发挥的作用不同,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相同。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落后的小农经济几乎不需要教育的支撑,教育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和统治阶…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的天才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伟大的贡献,这一贡献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在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时期提在我国面前的一切根本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在这一著作中得到了深刻的理论的探讨和科学的阐明。斯大林同志全面地研究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和分配的法则,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基础。斯大林的新著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的文献。在这一新著中提出了并科学地论证了关於准备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基本先决条件的纲领性的原理,确定了从一种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到另一种更高的经济即共产主义经济根本过渡的道路和规律性。苏联的某些经济学家,将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问题错误地归结为只是生产力发展到相当水平,或者甚至只是创造相当的‘技术基础’的问题。例如,雅罗申柯企图复活反马克思主义的波格丹诺夫——布哈林的‘观念’,他断言:对於过渡到共产主义来说,保证某种神话般的、彷彿把共产主义制度的本质包括无遗的生产力的‘最高科学’组织或‘合理’组织,就足够了。他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积极作用;正如同斯大林所指出的,本来是生气蓬勃的社会生产,他却弄成了‘片面的和空洞的生产工艺学,即布哈林的“社会组织技术”之类的东西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