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工业革命兴起,自然科学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之方法论也无可置否地占据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空白,随之而来的则是教育研究于科学实证、数理统计、逻辑演绎之桎梏,教育研究更加科学理性化,失去了人性本真。关注学生生活,走向学生生活体验的研究,才是教育研究的灵魂与归宿。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理论中的教师感受之知强调了身体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纯形式的知识必须与身体的体验相结合才能使教师更好地行动。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只有在实践知识的推动下才可能成为师生间富有意义的智力活动。在实践认识论中,教师的身体知识和技能养育着教师智慧,而教师智慧又使得学科教学更加人性化,更具有人文性。教师在实践中建构属于自己的实践认识论。养成实践智慧的过程与形成理论的过程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3.
运用科学实证、数理统计的研究范式,追求普适的教育事实、教育问题与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试图构建一劳永逸的教育学知识,是唯科学认识视域下教育研究的思路,进而导致教育研究深受技术理性的桎梏而忽视其本有之丰富性与人文性。理解教育研究的教化性、本土性和生活性,是摆脱唯科学认识教育研究的必要思考。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人提升、生成于教育之中,人之存在与发展、人的内涵与依据构成了教育的内在逻辑。讨论教育与人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充分地理解教育的本质,认识教育对于人发展的意义具有深远的价值。基于此,西北师大教育学原理专业教育哲学方向举行了“教育与人的关系”专题研讨沙龙。取得如下共识:人虽受限于实然性,但人总是不断地去存在,于“在”中敞开人之为人;相比于遗传、环境,教育对于能动性的人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作用;人的“将在”本性使人面向各种可能的生活,教育应在人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中实现人的可能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 ,通过亲身体验而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 ,是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或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 ,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谓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就是在生物教学中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 ,对具有探究性的生物学问题予以解决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探索 ,主动思考 ,主动实践 ,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探究的乐趣、成功的愉悦 ,在科学态度、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方面得到全面…  相似文献   
6.
自主性学习是一种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教学模式。进行自主性学习对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是贯彻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证。下面就开展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 ,谈谈笔者的一点体会 ,旨在抛砖引玉。1 开展自主性学习的背景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的今天 ,开展自主性学习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缺乏一种内在的创新精神 ,在自主性上处于被人为限定和支配的地位 ,缺乏主动参与、勇于表现的意识 ,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 ,缺乏应变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突出的是缺乏一种…  相似文献   
7.
课程与教学是课程与教学论领域内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之辨也莫衷一是,采取"包含式"、"并列式"的方式都将课程与教学简单包括或线性割裂,然而课程与教学有着本源性的一致和统一,教学创生课程,课程是体验的教学,课程与教学通过"创生—体验"而统一。  相似文献   
8.
从实际教学来看,诗歌凝炼的语言,隐晦的抒情,多变的手法都让学生对其理解产生了不小的困难。学生往往不得其意,很难获得一个完整的理解,更谈不上有深刻的鉴赏。再加上语文平时教学紧张,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扩大自己的阅读面,缺乏相应的鉴赏积累,更使得鉴赏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应付。就初中教学而言,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其中熏陶感染,最终形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之实然,在对兰州市J小学为期两个月的课堂调研基础上,研究整理出小学课堂四类不良教师话语,并分析出各类教师话语背后隐含之教育问题,探究其成因并提出对策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
说,是语言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不仅可以交流思想,而且还是体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媒介。这就需要教师把培养和训练“说”的能力放到重要位置,使学生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口才是生活交往的需要,将来工作的需要。对于“说”的练习,应当采取丰富多彩的且行之有效的训练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