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4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关于写作,我一直倡导"我手写我心",总是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习作。我带的这个班从三年级起,就规定每周至少修改三篇学生的习作给儿童刊物投稿。这三篇习作来自同学们的大作、小作和日记,凡是写得好的,我批阅后就写个大大的红字:  相似文献   
2.
3.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关于“汉语拼音”部分是这样编排的: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教学6个单韵母;第二、三单元教学23个声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单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第四单元教学8个复韵母、1个特殊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复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第五单元教学9个鼻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鼻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这样的编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层次清楚,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4.
曾读到过一个故事.题为《平凡铸就伟大》。故事讲的是:在美国芝加哥市的西北角.有一个名叫罗爱德的小镇.小镇上有一位名叫露依斯的女教师.她坚持每天给自己的女儿照一张相.从女儿出生到她20岁考上哈佛.足足照了20年.共7300多张照片。露依斯自豪地把这项活动称为:女儿每天都是新的.镇教育机构为她举办了一次摄影展览.出人意料的是.这看似普通的展览竟然吸引了来自美国各地的2800多位记者.打破了美国个人摄影展览采访记者人数的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5.
背景分析:《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分数的意义和认识”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知识、生活经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下面片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学生在与生活的不断碰撞中全面和谐地发展。片断一:师:(出示)学校膳食中心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在学生和老师中展开民意测验,情况如下:部门调…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背景   <走进“我的作文选“>是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语文第十二册第一组<积累·运用一>中安排了实践活动“选编自己的作文选“,<积累·运用六>中安排了口语交际“评议作文选“.本课例将二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评评改改中走进“我的作文选“.……  相似文献   
7.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最近,我听了六位老师上这一课,有一位青年教师所上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情景创设、角色扮演、品味感悟、语言训练、学法指导、引导想象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亲近自然,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教学理念,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的听课体会.  相似文献   
8.
《争论的故事》是苏教版三下的一篇课文,全文主要以对话的方式推进故事发展,以“讲”代“叙”,大故事中包含小故事,增强了故事的紧凑感、可读性。本文的说理方法也十分巧妙:一是在叙事中寓理,  相似文献   
9.
<正>纵观整套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参考用书,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几乎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要求中都有这样一句话:"学会本课×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关于"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最近笔者有幸听了三位青年教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鸟语》第一课时,他们分别是这样处理的。【片段一】学生通读课文后,教师甲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公冶长、勤劳、无拘无束、傻话、怠慢、喜鹊、嗓子、应验、安慰、通晓、疏忽、猜想、倍感亲切。教师指名学生读,纠正读音后提问":同学们,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学生纷纷举手,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说过去,一直说到"喜鹊是一种鸟"。  相似文献   
10.
暑假中,邻居的孩子们经常到我家来玩。他们把我当成老师,我也把他们看成我的学生。短短一个月的接触,我对怎样当好老师有了新的认识。首先,当一个老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我的小学生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癞蛤蟆会叫吗?”我平时没观察过,只好对他们说:“我不知道。”他们立刻用惊讶的语气反问我:“你怎么会不知道呢?”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是什么事情都难不倒的。我这才体会到前辈经常教导我们的一个教师的知识越多越好的真正含义。其次,老师必须以身作则。一次,我要到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