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逝性的生命存在中,人的精神存在既被过去的负担所困扰,又被未来的忧惧所设定,而真正属于现在的生存,又常常伴随着厌倦、梦幻、死亡及其焦虑,这几乎是人难以承受的,但在米兰·昆德拉的《本性》叙事中,这也许就是人本真却隐性的存在方式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现代著名的哈萨克族诗人唐加勒克生活在国际国内局势动荡的时代,他短暂的一生虽历经磨难,饱受黑暗势力的压迫和摧残,但他依然以炽热的激情歌唱了对祖国、对人民、对自然的一颗赤子之心的执着的爱,热切地抒发了对祖国的未来,对民族的发展所寄寓的崇高理想,同时也坦率地表达了对民族缺陷陋习的深深忧患.  相似文献   
3.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差异中的死亡叙事 ,从表面上看 ,表现在意义附着、死亡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差异性 ,但从根本上看 ,这种差异性仍然是由男权话语给出的规定 ,与传统的男权话语相比 ,只不过以往由男性在说 ,而今由女性自己在说。这说明女性的主体意识及其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都还只是初见端倪 ,并未形成格局。所以 ,从审美死亡 ,其实也是从审美人生的角度看 ,女性及其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都还亟待挖掘和建构。  相似文献   
4.
死亡日记均以作者亲历死亡的真实性,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由近距离向零距离迫近死亡时,生命最后阶段亲证死亡时刻的身心体验和在死的过程,也以疾病和死亡的不太快也不太慢的过程,向人们真实地敞开了个性化的生命之死。这种完全意义上的死亡本体呈现和用生命亲证的死亡叙事,都以其真实性而赋予了那些日记特殊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也使当代散文的死亡意识传达以此而完全区别于当代文学中其他文体的死亡审美。  相似文献   
5.
如何面对死亡,既有人的本能使然,又受其化的影响,它是民族的死亡化和地域民俗中的死亡观念等多重合力作用下形成的死亡认知与心理认同。小牛的《上路谣》通过叙述某地丧葬习俗里唱送过程中所蕴含的心灵抚慰性和化审美性,给我们建构死亡化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视野,即在尽可能的美中,涵咏、玩味、领会、参悟生命之中诗意的生死栖居。  相似文献   
6.
救助主题在当代文学语境中,由于性别的差异,男女两性的话语言说方式及叙事模式的截然不同,同样是异性救助,在男性话语里其模式是得救-背弃,而在女性话语里是无望的困守的被迫的放弃,话语方式的不同,其实是认知倾向和隐藏其后的权力机制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救助主题在当代文学语境中,由于性别的差异,男女两性的话语言说方式及叙事模式的截然不同。同样是异性救助,在男性话语里其模式是得救──背弃,而在女性话语里是无望的困守和被迫的放弃。话语方式的不同,其实是认知倾向和隐藏其后的权力机制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十年的中国文学语言,是在20世纪文学语言由文言到白话演进的基础上,继续沿着语言的民间口语化、优美典雅化和流行时尚化这三个方向发生着流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共同构成了新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选择哪种风格的语言去表达,既是作家综合读者的接受心理、现实的文化生态和经济效益等诸多外在因素的能动反映,也是作家自身审美趣味的一种隐性反映。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小说:从解构历史到游戏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出现的新历史小说,使革命历史的宏大叙事出现了深刻转变,也使历史的记忆与表象进入了个体化表述时代.历史感悟的个体化倾向成为观照历史的一种趋势,历史叙述也留下了由最初的解构宏大叙事到解构历史,再到游戏历史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董立勃的小说以组织原则下的下野地女人和阳具暴力下的下野地女人,构成对那个特殊时代、特定地域中女性形象的描绘,她们以其自身的顺从和抗争,形成了对当时的组织行为与行政机制的批判,也以其命运的悲剧性构成了对男权中心的性别暴力的控诉。政治批判和男权批判也就成为下野地的女人们,以自己的形象和命运说话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