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英语词汇衔接的两大模式,即复现和搭配,不仅可形成近程纽带,也可构 成远程纽带,其成功识别与重构对提高英汉语篇翻译质量有重要意义。小说Atonement 的中译本为分析英汉翻译过程中词汇衔接重构存在的问题及对语篇翻译质量的影响提 供了原材料,从中总结出形式对应的词汇衔接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翻译的“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使之从语言层面扩展至文化层面,同时也使翻译策略的选择变得更为复杂.从文化转向的视角分析余光中与钱之德在翻译王尔德名剧TheImportanceofBeingEarnest时的策略选择可知,余译以剧本的舞台表演性为目的,采取了归化策略,将异国文化融入目的语文化中;钱译不以表演性为目的,采取了异化策略,保留了异域文化特色.译者应在不违背翻译目的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采用异化策略,以促进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施秋蕾 《考试周刊》2008,23(22):205-206
纵观两千多年的中西方翻译研究史,翻译理论家们研究探讨的问题基本都集中在两种语言文字的转化层面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即"翻译并非在两种语言的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在两种文学(和文化)传统的语境下进行的.译者作用于特定时间的特定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