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有一个如图1所示形状的零件,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吗?(单位:厘米)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习题训练中,抓住思维暴露,运用过程剖析,提高训练力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思维能力。同时可以构成教学回路,起到反馈和强化,调整和监控的作用。这是优化训练程序,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方法有:  相似文献   
3.
一、制作方法在透明胶片上画出由若干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图,它的上面涂浅黄色、前面涂浅红色、右面涂大红色。用一块薄纸板(12×9cm)作基片框,并在中间挖空成长方体图形外边缘的形状,再用刀片沿点划线划开作拖片滑槽口,然后将胶片对应固定在片框上(见基片图)。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有的学生在解如“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圆锥的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和“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3厘米,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这一类题时,对题意  相似文献   
5.
在指导学生解那些条件和结论的关系不太明朗,解题思路较为复杂的数学题时,不妨引导学生采用“退”的方法,即退到基本结构题(或图)而不失去题意的地方,以便学生看清解题方向。这样,退中求进,曲径通幽,从而使问题迅速获得解决。“退”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6.
施继明 《四川教育》2001,(12):29-29
学生的自我学习探究过程,是他们科学实践、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志趣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小,教师应采用学生自我学习的探究策略,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牛主动的认知过程,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上动获取知识,促进自己的主动发展。 一、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来源于课本,会读书就是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教帅在教学时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指导他们读书,让他们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本内容,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材每道例题的后面,都有“想…  相似文献   
7.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数量之间的“同样多”,“多”与“少”的理解是凭借直觉进行的。因此,教材运用图示对应法、比较法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这对学生理解概念、认识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及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认知能力十分有利。本文以九义教材第二册第33页例2、例3为例,试析两例的不同解法的思路及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66页例1和例2的教学,内容较简单,结语中也归纳了小数与百分数互化的方法,学生也能掌握并能模仿解题。但笔者认为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在挖掘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上下功夫,改变那种让学生机械识记结论的做法,从算理算法上讲清楚,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方法后,组织他们讨论:为什么小数化百分数只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相似文献   
9.
在评讲多解应用题时,只是简单地在黑板上列出各种解法的算式,或只靠语言表述剖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投影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是指导学生实现解题目标所采取的较好策略,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题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运用投影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掌握解题策略。在教学中,运用投影手段,可以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具体化,特别是能使抽象的概念及数量关系更加具体,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